重庆大学是一所美丽的大学,熊忠阳就是在这里完成他的大学生活的。甚至于他后来的轨迹也是以重庆大学为圆心的。
从1988年7月开始在重庆大学从事科研、教学工作,到现在他已经在重庆大学工作了20多年。弹指一挥间,从前的学生变成现在的博导。重庆在不断变化,重大在不断变化,他也有许多新的身份要适应——计算机学院的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也担任重庆市NIT专家组成员,重庆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计算机学会组织委员会主任委员。就在2008年,他又有了新的身份——重庆大学网络和信息管理中心主任。
从典型应用中建立影响力
重庆大学作为西部高校,在西部地区享有盛名。也是CERNET最早的38个省级节点之一。尽管如此,在投入方面与中东部地区的高校尚有很大差距,尽管学校对网络建设很重视,但是可取得的用于信息化的投资有限,这就造成了信息化在一定意义上的发展缓慢。因此,在基础设施、数字应用等方面仍然滞后。此外,存在人才的差距。尽管重庆大学也是985、211高校,但是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非常紧缺。
而且,作为信息网络中心来说,留人不易。这也是他所面临的最大难题,也是他“心中的一大痛”。因为即使在这2年就业率不高的情况下,网络中心发出的招聘函却几乎无人响应,毕业生挤破脑袋想进学校的各职能部门和院系,却对网络中心的招聘启事不闻不问。
因为同时任计算机学院的副院长,熊忠阳对这一落差了解得更清晰。“网络和信息管理中心作为服务型单位,面临许多方面的挑战。我一直跟我们的人说,这就是一个服务型的岗位,我们要先把心态调整好。”当有了这些心理准备后,“会对工作上出现的问题从容许多。”熊忠阳说。
他相信在未来,信息化对学校的深远影响将会一点一滴地反映出来,而且现在已经初见端倪。他认为,要使得信息化的效益呈现在人们眼前,首先,作为信息化部门的人员一定要找到典型的应用,推而广之,影响力就出来了。
“各个部门对信息化的理解不同,使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和推进有一定难度。我们树立典型应用,使其产生示范效应,让学校各个部门可以通过典型应用看到信息化带来的便利,从而对推进信息化产生兴趣。”
因此,他们做了许多的工作。在应用上,把 OA系统、人事系统、财务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等与用户和部门息息相关的应用作为典型,推动用户对数字校园的认识和接受。
而在典型的流程方面,选择了本科教学,研究生培养,科研管理系统,学工等几个流程来重点突破。
信息化归根到底是要提供一种服务,因此,他在建设重庆大学数字化校园总体框架中,首推面向服务的SOA架构。SOA架构目前在高校的应用只是零星,他们却很大胆地采用了该架构。
“SOA、整合和个性化是一种松耦合的架构,我们正试图通过SOA的方法,将校园业务的关系以服务的名义进行封装,当然现在我们还没有实现完整的SOA,这还有一段长路要走。”不过,熊忠阳对SOA的未来之路很有信心。
除了架构以外,他们更关注为个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平台。“我们通过各种办法,最终要为学校的教师、学生、行政人员、校友和校外人员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平台。”
以IPv6推动学科研究
“比较中东部地区来说,我想西部地区更需要信息化。”熊忠阳说,正因为如此,他们对IPv6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在IPv6上进行科研的实践,是一个新的契机。”作为一个实验网,可以有更多好的点子和想法依托它来实践。
重庆大学在IPv6方面,参与了许多研究工作。如“面向IPv6的互联网安全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研究”,“CNGI宽带无线终端接入研究”,“IPv6网络关键技术研究和城域示范系统”等。
熊忠阳教授表示,在研究和应用方面,重大非常重视IPv6的实践技术和应用的研究工作。
在重大,现在有IPv6实验室,正在准备申请作为重庆市的一个重点实验室。另外,他们正在建一个纯IPv6学科网。之所以建纯的学科网是存在一定的基础:学校光纤系统采用大对数光缆敷设,为组建纯IPv6网创造了条件。而且纯IPv6网可提供IPv6实验和研发环境、IPv6组网技术及典型应用示范等。此外,建立两个网不会影响IPv4/IPv6生产网。
这个学科网建成之后,将为重大许多重点研究项目提供支持。“纯IPv6学科网由材料学院、生物学院、电气学院、机械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计算机学院CNGI综合实验室、网络新技术实验室等近20个重点学科和IPv6重点研究实验室连接组成。”这是一个很大的组合,也是一个新的大胆尝试。
而且,重大是一个理工科为主的大学。因此,学科对计算资源的依赖非常强,对高性能计算的要求也很多。2006年数字化校园总体规划中就有建设校园网格中心和高性能计算中心的项目。他们计划在5年内逐步建成远程教育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三峡库区水污染监测与控制、大气环境监测与健康评估等多个网格应用项目。这也有可能通过IPv6进行传输和沟通。
“重庆有许多特色资源,重大作为重庆市的知名院校,更有责任把这些特色的资源建设好,保管好,并且传播出去。”采访结束的时候他说。
来源:《中国教育网络》2010年2-3月合刊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