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科研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和短板是什么?如何应对与日俱增的科研个性化和定制化需求?
围绕这些问题,近日,我们采访了北大医学部网络安全与信息化技术中心副主任宋式斌以及该中心的系统工程师袁启龙。
访谈中,他们结合北大医学部的实践,分析了当前科研信息化中存在的痛点问题及应对之策。
宋式斌 北大医学部网络安全与信息化技术中心副主任
袁启龙 北大医学部网络安全与信息化技术中心系统工程师
宋式斌表示,科研信息化的沟通成本是高校信息化版图中最高的,对两个合作团体提出了极强的学科融合上的要求。一方面要求信息化部门的工作人员提升科研素养,深入了解科研规律以及模式;另一方面,科研人员也要提高信息化素养,增强在科研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和信息化的能力和敏感度。
信息化支撑科研三大要素
当前科学研究与信息化的融合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针对这一问题,宋式斌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信息技术进一步支撑科研,助力科研。
在科研范式的转变过程中,信息技术以及信息化对于科研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大,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能力,是推动科研能力发展的关键手段之一。
第二,数据、计算已成为科研信息化的核心。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影响着行业生态,但并未完全改变传统的科研范式。
信息化参与科研的过程中,数据和计算是常见形式及关键要素,这二者贯穿科研全过程,是支撑科研活动的核心。
数据与计算相结合的科研计算已成为诸多研究型高校开展科研信息化重要着力点,但受限于系统规模和管理人员水平,各高校科研计算系统的运行能力参差不齐。
第三,科研管理信息化是支撑科研的保障。
在学科交叉日渐紧密、技术交流愈加频繁的今天,研究团队之间的沟通交流以及实现管理精细化等工作,都需要通过信息化手段保驾护航。
科研管理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在采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结合实际进行管理理念、管理流程等各方面的创新。
宋式斌表示,与传统科研相比,当前信息化带给科研最大的好处是“多了模拟的机会,减少了时间的消耗”。简言之,信息化最大的作用是“提高效率,缩短时间”。宋式斌表示,如果信息化“化”得到位,会缩短时间,节省大家时间,最终提高整体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效率。
科研信息化建设五大痛点
支撑科研信息化,对高校的信息化部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以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实践为例,综合来看,当前信息化部门对科研信息化的支撑主要存在如下痛点。
一是人员配置和服务需求的不匹配。
也就是说,人员队伍的配置跟不上科研的需求。袁启龙介绍说,医学领域的科研人员对信息化的服务能力需求非常旺盛,但信息化部门的人手有限,对于满足多样化的科研需求存在困难。
同时,与学科的结合还要求信息化部门人员要懂业务,要及时关注所服务的学科用户领域的前沿知识,以及他们需要的环境及工具,这都是信息化部门要花精力去做的事。
二是满足个性化或定制化需求的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科持续交叉,产生的个性化或定制化需求越来越多。在人手有限的情况下,如何解决个性化与通用服务之间的矛盾?
宋式斌认为,首先,信息化要做共性化服务。信息化适合做通用化内容和服务,个性化的服务付出的成本代价高昂。在各校信息化资金有限、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如果过于强调个性化会使成本过高、服务不到位,反而带来负面影响。
其次,不同的需求,意味着投入可能截然不同,要因地制宜地满足依托学校“人”“财”支撑体系下的个性化需求,如此个性化方能成功。总之其核心就是“人”和“资金”这两方面的投入是否能匹配需求。
三是信息化部门与学科之间的沟通机制不够完善。
袁启龙表示,他们近期刚做了一些回访、调研,通过与实验室师生的直接接触和沟通及时掌握他们的需求。他提到,之前由于没有建立有效的直接与实验室老师和学生的沟通反馈机制,很难了解并掌握实验室师生对科研信息化的整体需求。
宋式斌表示,科研信息化对研究型高校来说,都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和难度的工作。和许多学校一样,北大医学部网络安全与信息化技术中心当前主要服务于学校整体的信息化工作,面对科研服务时缺少抓手。即使产生一些创造性的想法,但缺乏对用户需求的把握,使得创意也无从实现。因此,亟待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抓住本源问题,才能对症下药。
四是学科单位与信息化部门的双重素养都有待提升。
宋式斌表示,科研信息化的沟通成本是高校信息化版图中最高的。这就要求,一方面信息化部门的工作人员要提升科研素养,深入了解科研规律以及模式;另一方面,科研人员要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素养,持续增强在科研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以及信息化应用意识的敏感度,充分发挥科研信息化的最大价值。通过这种方式,降低沟通成本,加大科研与信息化的契合力度。
五是思维再造意识的欠缺。
宋式斌表示,与教学信息化相比,科研信息化潜力巨大,且易于量化。但当前人们的思维对于科研信息化大都还停留在管理的层面,并没有从梳理管理问题的角度出发,站在更高的层次去考虑如何优化管理并执行。他表示,只要能跳出固有思维,找到抓手,实现科研信息化从60分到80分的突破应是不难。
经费与人才仍然是两大基础
要打破科研信息化从60分到80分的跨越,宋式斌认为,还是应聚焦传统上的两大基础。
第一,经费是基础。
做科研,首先要打破“无米之炊”的僵局。虽是老生常谈,但经费依然是科研信息化的首要问题,且相对而言是最容易解决的问题。
宋式斌指出,相关数据显示,当前研究型大学,尤其是双一流高校,经费基本不会成为卡脖子的问题。此外,学校如果重视科研,资金问题亦会迎刃而解。
近些年,以中科大、上交大、兰州大学、中山大学等为代表的一批高校投入重金大规模搭建数据和计算平台,说明此类研究型院校十分重视科研信息化,并积极开展科研信息化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这其实也说明,科研信息化发展的关键还在于领导重视,资源到位。
第二,人才是核心。
这里的人才指向两个层面,一是懂行的信息化人。他们懂业务,也就懂信息化和学科的结合之道。二是有一定信息化素养的学科人员。如今信息技术与科研的深度融合,对这两类人群的需求极旺盛,而要做到这两个领域的跨界,确实难度很大。
宋式斌认为,通过针对性培训,能有效增强信息化部门专业人员对学科的理解与认识。同时,加强对科研人员的信息素养培训,不仅能降低沟通成本,使信息化部门的价值加倍体现,更重要的是能从底层推动学校科研管理往更好的方向发展。但具体如何着眼未来,培养出一大批又懂学科又懂信息技术的人才还需要社会整体发力布局。
此外,又回到了我们的老生常谈,即信息化人才队伍成长与战斗力的问题。当前,信息化部门人才面临编制和校内晋升两大难题,导致了“人才难留”的现象。
宋式斌表示,从学校未来10年的发展考虑,学校管理层需在这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从人才需求和发展路径出发,完善体制机制,开拓晋升空间,才能逐渐建成科研信息化的底层人才基座。
“十四五”阶段,信息化部门如何发力科研信息化?宋式斌认为,最重要的是从需求出发。他表示,对于信息化部门而言,具体实践可从这两个方面抓起:一是贴合国家政策进行延展;二是提出超前部署新观念。通过这两个抓手,尽力落实规划科研信息化建设。
从根本上来说,实现科研信息化必须专注于信息技术“底座”,聚焦点亮科研“灯塔”,从需求出发,做好支撑和服务,为科研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
记者:王世新、陈永杰、郑艺龙
责编:项阳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