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华实验学校 杨燕
北京建华实验学校杨燕课堂教学评价一直是教师评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思传统教学评价及其理念指导下的“好课”,建立一种新的适应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评价体系,已经非常迫切、非常必要。
传统教学评价“以教为主”,教师是主角
“以教为主,学为教服务”的错误倾向,导致教学过程中师生主客体错位。过去评价一堂课往往会用一些指标去套,诸如“教学目标明确”、“教程安排合理”、“提问精简恰当”、“适时运用媒体”、“渗透学法指导”、“注重能力培养”、“板书精当美观”、“教态亲切自然”……符合“标准”的课才称其为“好课”。其实仔细分析不难看出,这些标准都是为教师“量身定制”的,将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定为教师,表现出“以教为主,学为教服务”的倾向。所以,为了上好一节公开课,教师不惜精心设计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甚至为了体现自己的“教学机智”、“应变能力”事先制造问题,还要操练好几遍。授课过程中,由于语言、板书、教具、教学环节都经过反复斟酌、周密安排,回答问题的都是好学生,上台板演的全是聪明孩子,外加为了追求时髦,声、光、电全副武装,课堂成了教师的“演出”舞台,学生的学仅仅是为了配合教师的教。学生即使有一些自主的活动,也是在教师事先设计或限定的范围内为某个教学环节服务。在这样“完美”的课堂里,受到鼓励、得到锻炼的总是个别“好学生”,大多数中下游学生失去了学习的机会,扮演的是“听客”、“陪客”的角色。
教学过程“重过程”,掌握知识“轻过程”,导致学生能力低下。公开课上刻意营造热烈的气氛,不加思索地滥用“太好了”、“你真棒”等溢美之辞,“满堂电”、“满堂动”。这种课看似风风光光、热热闹闹,但学生的注意力为“声色”所牵,为“光影”所累,在知识的感悟、智慧的启迪上却蜻蜓点水、浮光掠影,一堂课下来一无所获。传统的公开课,在下课前几分钟都有一个“保留节目”——课堂练习。教师根据本节课的内容,设计一些问题,从而体现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了最后这个环节可以“锦上添花”、“画龙点睛”,教师不可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出一些很难的题目,往往都是最浅显、最基本的知识,个别稍有难度的题目让好学生回答或者齐答、抢答,都可以顺利过关,以此达到掀起最后一个高潮的目的,让听者更加满意。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以学论教”,教师是配角
新课程提出,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在课堂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等,即关注学生在课堂上是怎样学的。通过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交流、合作、思考、获得结论及其过程等学生的行为表现,评价课堂教学的成败。即使关注教师的行为,也是关注教师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如教师如何组织并促进学生的讨论,如何评价和激励学生的学习,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究兴趣等,来评价教师课堂行为表现对学生“学”的价值。
“以学论教”,从关注“教”到关注“学”。新课程倡导新的学习方式,以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为主,教师不应再充当导演的角色,而应成为学习情境的创造者、组织者,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促进者。教师要以学论教,从以往“只见教材,不见学生”的备课模式中转变过来,花时间去琢磨学生、琢磨课堂,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可能的反应,思考相应的对策,了解学生的需要,真正上好每一节课。例如,教案设计并行设计“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两大部分,将有助于教师同时注重教与学;设计“学情分析”或“开天窗”、“课后追记”等内容,便于教师在课前分析、思考,课后总结、补充,在这个意义上,教案并不是写得越干净就说明教师备课越认真。课堂教学不应再成为教师自我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和“会学”,才是教师的本职工作。
“学”是“教”的目的,“教”要为“学”服务。对于课堂上学生不会读了、不会回答、不肯举手或者学生提出来刁难的问题,教师不应“拐弯”、“后退”、“加速”……而应给予正面的引导、回答。上一堂完美的课固然令人欣慰,但一次小插曲、小碰撞必将使学生从中获得真知、成功的体验、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这些比教师在一堂课中形式上的“完美”重要得多。同时课堂教学评价具有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双重功能,重视学生的“学”,也将带动教师的“教”。
教师要善于当好配角当好配角
“修炼内功”更重要。比起言语表达是否流畅、板书设计是否合理、情感投入是否具有感染力、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教学设计是否结构合理、详略得当等,一位教师能否学会“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能否“润物细无声”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能否使学生既掌握知识又提高能力更为重要。只要这位教师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充分的发展,板书可以让学生来写,总结可以让学生来做,但这依然是一堂好课,一堂学生学得“好”的课。
配角搭台,主角唱戏。新课程课堂教学一个比较突出的表现就是学生说得多、动得多,但任何事情都应有度的限制,活动和讨论的安排要做到科学、合理,每一次的活动和讨论学生都应有所收获。某些教师为了追求新课程的“新”,设计很多新颖的活动和讨论环节,但一节课的时间只有45分钟,活动只能做做表面文章,讨论还没来得及展开,教师就宣布结束,结果又成了教师个人在表演,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初衷。除此之外,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活动的时间、秩序、方向,学生的回答丰富多彩、包罗万象,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而获取对他们最有效的知识。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