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中小学教材是一项涉及多个领域、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只有建立在科学研究基础之上研发教材,才会有质量保证和长久的生命力。7月19日,“纪念邓小平同志为课程教材研究所题写所名暨课程教材研究所成立30周年所庆学术论坛”,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举行。学术论坛上,来自高校、科研机构、地方教育局及教研室的相关人员,就中小学教材的研发与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与会人员指出,未来的课程教材研发必须要立足于数字化和国际化的趋势,要有跨学科的眼光和多学科的整合能力,加强国际交流和优质课程资源建设,同时积极推动教材数字化的建设。
课程研究是教材研发的基础
1983年6月10日,经教育部批准,国内第一个以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为己任的课程教材研究所成立,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合署办公。同年7月20日,邓小平同志为课程教材研究所题写所名。课程教材研究所成立后,对人教社的教材研究与出版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30年来,课程所已经研究编写了改革开放以来的6套中小学教科书,并承担了一系列重要研究课题。
“30年过去了,我们需要在认识上进一步转变”,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石鸥提出,今天的课程所不仅要为人教社的教材出版服务,还应该更多地为全国的课程教材研究服务,“比如,有些实验性的教材也许发行量和码洋并不是很大,但是却能在教材发展史上却留下痕迹。这样的教材特别需要课程所这样的专业机构给予关注和研究”。
石鸥认为,“民国教材”之所以受到追捧,并不是因为其教材本身有多好,而是因为当时的教材研发制度好,可以满足不同地区的教材需求。“中国的国情很复杂,地区间发展极不平衡。一套教材不可能满足所有的需求。在不同的地区,应该因不同的需求开发不同的教材”。
石鸥建议,未来的教材研究既要立足于学科研究,也要有跨学科的眼光,要能解决综合性的教育问题,“目前的大多数教材研究,更多的是单纯从本学科的角度进行,而这样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跨学科的眼光和能力。这方面需要有更专业化的人才队伍,需要更多地和高校合作”。
教材出版要应对数字化挑战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本陆指出,云技术和智能技术的发展对教育和教材研发提出了新的挑战,教材研发者一定要跟上新技术的发展,对新的课程形态和运行机制要进行深入研究。
安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阚智认为,教育信息化是方向,目前数字化教材的开发如火如荼。但同时,这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课堂教学效果有待提升,资源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投资效益存在很大问题”。
石鸥则建议,教材研究在这方面必须要超越于实践,才能真正起到引领作用,“比如,电子书包的研发和应用,从企业的角度是卖得越多越好,但是研究机构一定要对这些应用进行深入研究,要将眼光放得更长远一些”。
深圳大学教授李臣之则认为,信息技术已经改变了传统教育的方式,“美国可汗学院的模式很受年轻人的欢迎,可以说这就是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移动学习、在线学习、新的评价方式等,都需要课程和教材研究者面对和思考”。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