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教育,我有一个基本的观点:一切教育本质上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学习本质上都是自我学习。
富有自我教育能力,是指在自己的兴趣引导下自主学习的能力。一个学生从小学、中学、大学毕业以后,决定他优秀还是平庸最关键的就是他是不是具备了自我教育能力,具备了在兴趣引导下自主学习的能力。
现在我们的学校主要用分数评价学生,我相信走出校门以后重新洗牌不可避免,没有自我教育能力的人很快会暴露无遗,就会走向平庸,这从来都是规律,但是在互联网时代表现得尤其鲜明。
互联网最大的好处是信息资源的发达和共享,每个人都可以方便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但要享受这个好处的前提是:有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和方向,知道自己要什么;具备相当的鉴别能力,找到有价值的信息。
如果没有这两点的话,我们就像是面对潮水涌来,被动地接受信息,成为海量信息的通道。这些信息和你的心灵、生活毫无关系,所以它不是促进我们变得更好,反而是败坏了心智的成长。
所以互联网的作用有两个方面,对于有自我教育能力的人来说,它提供了广阔的学习资源;对没有自我教育能力的人来说,往往被动地接受信息流碎片化信息,这种能力反而更加难以培养了。
今年疫情全球大流行更加凸显了互联网的优点和不足。优点很明显,如果没有互联网,学校教育将彻底停摆。另一方面有的人认为网课可以取代或大部分取代实体教育。我认为不能,因为疫情期间也暴露了网课的不足,主要是两点。
网课没有实体教育的现场感和亲密性,在课堂上学生和老师之间有现场互动和情绪交流。一个老师看着学生的眼睛讲课和对着屏幕讲课,听者和说者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
年龄比较小的学生,例如小学生、初中生自制力比较差,听网课往往不专心。很多学校只好把上过的网课,重新再上一遍。所以至少在基础教育阶段,课堂仍然是教学的主要场所。所以我们应该考虑的不是网课能不能取代实体教学,而是要改变我们的实体教学,让它成为良性新生态的基础。
一些学生好不容易熬进了大学之后,就觉得大功告成,可以松一口气了,在学习上不再有进取心。而自主学习的前提是对学习有兴趣,没有兴趣,就谈不上自我教育。
人工智能是现在最“时髦”的新科技、新技术。虽然还没有大规模实际应用到教育领域,但这方面的遐想已经很多了,我也不妨遐想一下。
我相信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会有所作为,但一定有限度,这个限度就是它不可能取代教育和学习的过程。我们需要知道到底什么是教育,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我认为不管教育怎样变化,它的本质始终是人的精神能力的生长,所以教育的目标始终应该是人的全面发展。
因此我们要问一个问题,能不能依靠人工智能让自己全面发展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先问一个问题,人工智能能不能真正具备人的各种精神能力?
现在关于人工智能谈论比较多的是人工智能能不能达到甚至超过人类的智能。我是这样看的,人的精神能力不限于智能,因为人的精神能力还有情感。根据我粗浅的理解,人工智能的基础是算法,就是把信息数字化,用大数据找出其中的规律。
我觉得智能是人工智能的强项。人类智能的核心因素是什么,有两种看法。一种是知识、逻辑、记忆力,另外一种是知觉、想象力。爱因斯坦的看法是后者,想象力比知识重要,是创造的源泉,我赞同这样的看法。
而这方面的因素是无法数字化的,所以人工智能永远欠缺人类智能的核心因素。比如人工智能可以掌握相对论领域迄今为止的知识,但是人工智能发明不了相对论。
其次我们看情感,我倾向于认为人工智能不可能拥有真正意义上的情感,人类的情感有各种外在表现,主要是脸部的表情、说话语气、话语内容。
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对视觉图像、语音和文本的信息予以识别,决定这些外部表现,甚至可以模拟这些外部表现,但这和真正拥有情感是两回事。
拥有情感的最基本的条件是必须是一个活的生命体。活的生命体才有可能感受快乐和痛苦、爱和恨、希望和恐惧这些情感。而人工智能不可能成为一个活的生命体。
在道德方面情况与此类似,道德的基础无非是两个,一个是人作为生命对其他的生命有同情心,另外人有做人的尊严感,我认为人工智能不可能拥有真正的生命和灵魂,所以它不可能形成道德情感。
进一步说,人类的所有精神能力、智能、情感、道德,都是建立在人的主体性基础之上。主体性是每个人的自我意识,每个人都是一个我,是我在思考、我在爱、我在向善。人工智能之所以不可能真正具备人类的竞争能力,根本原因在于它是机器,不是主体,不可能拥有自我意识。
所以我的结论是人工智能不可能取代教育和学习的过程,无论人工智能多么发达,人的全面发展还得靠每个人自己,我觉得这真是一件好事情。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应用和享受这些人的精神能力,如果这些事情都被机器人取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作者周国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名作家,原载搜狐网,根据作者在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年会上的演讲整理,有删节)
《中国教育报》2020年12月21日第2版 版名:中教评伦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