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等教育信息化创新论坛在西交大召开,怀进鹏、陈和生两位院士做重要主题报告,指出:
以新思维应对数据服务时代
2014年高等教育信息化创新论坛图(刘显中摄)
《中国教育网络》讯 2014年5月7至8日,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办、《中国教育网络》杂志承办,西安交通大学协办的2014年高等教育信息化创新论坛在西安交通大学召开。来自全国30多个省市200多所高校的校领导,科技处、信息化管理部门和网络中心负责人,以及企业代表400余人出席此次论坛。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雷朝滋、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宋晓平、陕西省教育厅总会计师张新民为大会致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怀进鹏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陈和生院士作了大会主题报告。大会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网络信息处处长万猛主持。
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宋晓平 致辞
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 雷朝滋
雷朝滋副司长简要回顾了教育信息化的当前形势和新的要求,强调高校应充分认识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在教育改革发展全局中的作用和地位,准确把握新时期教育信息化的内涵、推进速度以及总体部署情况,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让教育产生革命性影响。他强调,对信息化的认识需要进一步深化,特别要放在整个学校改革发展的大局中去思考。雷司长提出四个推进高校信息化工作的重点,第一,以教学、科研、管理方面的应用为重点,第二,要引领教育信息化创新,第三,为社会相关重点行业的信息化发展提供服务支撑,第四,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人才支撑。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 怀进鹏
怀进鹏院士在《对大数据的几点认识与思考》的主题报告中,从网络数据角度对大数据进行了专业分析与精彩演讲。他说,IT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或将带来颠覆性变革。数据处理实际上一直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现在正进入虚拟计算的一个新环境,实际上已表现出从终端到网络化、应用的智能化和系统管理的虚拟化发展阶段。未来人类社会与信息世界和物理世界有可能会成为一种新的结合点,进入了一个新的数据服务时代。怀校长提出了当前大数据计算的几个科学问题,重点对大数据处理技术及安全问题进行了介绍与深入分析,认为“互联网应用的不断发展,每天大量人造数据的产生,对互联网的未来发展产生何种影响还未能下定论,但会给我们的学术研究与产业发展带来不可避免的挑战与问题,如大数据时代下数据科学可能会出现,如何进行海量数据的处理和资源的共享,如何解决数据的管理问题以及提供更好的服务能力,同时系统和信息安全问题也令人担忧,数据需要开放和透明,但数据的隐私如何保护,大数据带来的挑战都需要进一步探讨和解决。另外,大数据目前还存在很多局限性,需要更多专业的人士的参与。我们未来教育的发展,课程体系、知识的结构或教育的结构是否也相应地做出调整也值得商榷。”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陈和生
陈和生院士在《大科学的数据挑战与应对策略》的主题报告中,介绍了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在粒子物理方面的大数据应对策略和探索经验,并从科学研究的角度阐述了如何应对大数据时代的挑战。他说,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大数据对资源需求并不相同,大数据的挑战主要体现在量太大、内容太复杂、数据产生太快、数据格式太复杂,而科研的大数据来自数据密集的大科学项目,大科学产生空前规模的数据,数据的处理面临巨大挑战,同时数据的存储、共享与分析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不仅需要从技术上进行创新,更需要思维创新。
IEEE fellow、香港科技大学教授 倪明选
此次大会以“科研信息化与大数据应用”为主题,邀请IEEE fellow、香港科技大学倪明选教授等海内外专家及各高校信息化建设负责人共同探讨了大数据背景下如何进行高校科研管理和科技创新的变革。大会设主论坛——“大数据时代大学发展论坛”和“科研大数据服务与知识中心建设论坛”、CIO分论坛——“高校信息化规划与大数据时代的挑战”等三个主题论坛。
在CIO分论坛,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宋晓平、美国乔治城大学副校长助理肖水根、澳门大学副校长顾问罗庆琰、重庆市教委副主任暨西北大学副校长高岭、西北工业大学纪委书记刘丽华等多所高校信息化主管领导,以及教育部科技司综合处处长李楠、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网络信息处处长万猛等,就高校校园IT战略与顶层设计、CIO角色及知识能力结构以及大数据的挑战与科研教学管理模式变革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并集中研讨了高校科研信息化标准规范和数据共享机制的话题。
相关链接:>>2014年高等教育信息化创新论坛:大数据 科研信息化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