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两会已落下帷幕,但其传递出的对信息产业的利好值得深入解读。“十二五”规划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仍是主线,“两化融合”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被大力推进。在本届两会上,信息产业的重要性和发展目标进一步明确,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逐渐清晰。
信息产业明确三大发展目标,成经济转型关键
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近日表示,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发展,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奇迹,如果中国能够居安思危,成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未来二、三十年有望再次创造奇迹。
毋庸置疑,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线,而如何支撑这一转变,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
信息技术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性、基础性产业,以其覆盖面广、渗透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特点,向来被认为是经济增长的“倍增器”、发展方式的“转换器”、产业升级的“助推器”,在推动经济从粗犷式向技术型发展,从产品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变中发挥作用。在本届两会上,信息产业的重要性和发展目标进一步明确,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渐渐清晰。
首先,政府继续力推“两化融合”。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中明确,“我们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也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快建设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其次,强调信息基础设施作用。十二五规划还明确要求信息化在两化融合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战略新兴产业要快速发展,在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中要大力发展信息基础设施的作用。如今,全球普遍将宽带等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本届两会上,涉及宽带国家战略的提案成为社会关注热点。
此外,服务业成关注重点。在谈到“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时,报告提出“加强农村和中小城市商贸流通、文化体育、旅游、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网络购物、地理信息等新型服务业态”。在谈到“加强社会建设和保障改善民生”时,报告提出“加快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实现全国互联互通”、“加快推进社会保障管理信息化”、“加强信息安全和保密工作,完善信息网络管理”等。
中国工程院秘书长邬贺铨认为,报告中明确要求,“十二五”期间,服务业占GDP比例要提高4个百分点,即达到47%,按照2015年GDP预期55万亿元估计,新增4个百分点的服务业,即新增服务业贡献2.2万亿元,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占较大比例,这对信息通信产业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发展服务产业不仅有助于节约社会成本,促进宏观经济和信息产业自身结构升级,更助力信息民生,成为提升国民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