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1世纪,宽带接入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与运输、水力、能源同样重要。”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图埃博士曾这样评价宽带的价值。
宽带作为战略性基础设施,在促进社会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社会生产率、提升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近日在武汉,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际电信联盟举办的“云计算和宽带发展国际研讨会”便就宽带通信的发展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刘利华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宽带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目前工信部已在全国积极组织开展宽带普及提速工程,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加强云计算产业的统筹规划,引导产业健康发展。
国际:政府角色凸显
宽带作为战略性基础设施,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其中,仅对经济的影响,爱立信及理特咨询公司曾指出,宽带普及率每增长10%,GDP将增长1%。
国际电信联盟亚太区地区办事处顾问阿西西·纳拉阳表示,目前在国际上,已有超130个政府采用或计划采用国家政策、战略或者计划来促进宽带发展。同时其指出,在宽带发展中,政府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
当前国外政府对宽带的扶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为资金支持,如美国政府投资72亿美元用于宽带发展;二为资源保障,美国制定了频谱路线图,提出新增500M的无线频谱资源配置计划,而欧洲主要国家均开始为下一代移动通信分配数字红利频谱资源;三为创新模式,由政府引导性投入与市场化机制相结合,通过新型的公私合伙制(PPP)模式,引导民间资本投入建设下一代高速宽带网络,例如澳大利亚建设国家宽带网络;四为提升居民使用能力,例如韩国在成年人中免费推行cyber21培训计划。
国内:差距或持续拉大
尽管我国宽带网络覆盖范围、普及水平、网络能力等在不断增强,但与国际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并有进一步拉大的危险。
数据显示,我国宽带普及率仍远低于发达国家24.2%的普及率;截至2012年6月,我国92.6%的固定宽带用户接入速率达到或超过2Mbps,但远低于发达国家20Mbps的接入水平;区域和城乡宽带发展不平衡,西部地区宽带普及率落后东部6个百分点,农村落后城市12个百分点;同时产业链上游对国外领先企业依赖度高,在自主创新和配套能力建设方面仍有待加强。
虽然政府、各界专家对宽带发展有了新的认识,并从去年开始,政府积极给予宽带发展政策支持,不仅在“十二五”规划纲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多个行业规划部署宽带建设,还在今年5月首次明确提出实施“宽带中国”工程计划,但作为“万众期待”的“宽带中国”国家战略却迟迟未出台。但值得欣喜的是,据本次大会演讲嘉宾之一的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发展司司长张峰表示,目前“宽带中国”战略建议已于近期提交至国务院,相信距离正式文件的发布已为时不远。
“宽带中国”战略由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牵头,会同科技部、财务部、环保部、住建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国资委、国家税务总局、广电总局等组织成立的战略工作组及研究专家组负责。张峰表示,在研究制定“宽带中国”战略实施方案中,拟加强政策协调,以推动解决若干宽带发展难题。在加强组织引导、完善制度环境、加大财税支持、规范建设秩序、统筹频率资源、加强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的同时,进一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网络优化升级、提高应用水平、产业链协调发展、增强网络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普及提速工程进展超预期
在谈及中国宽带发展相对落后的现状时,张峰认为其主要存在对宽带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统一;缺乏宽带发展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政策措施不完善,缺乏有效衔接;市场环境不够完善,管理体制有待创新等四个主要症结。张峰表示:“宽带的发展仅依靠市场力量仍不足够,在企业继续加大投入建设的同时,国家及地方政府需要给予政策支持,以逐渐缩小和发达国家的差距。”
在“宽带中国”战略正式出台前,工信部便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宽带普及提速工程,作为“宽带中国”工程重要组成部分和前奏,目前宽带普及提速工程进程已超预期。一是在速率提升方面,截至2012年6月(下同),使用4M及以上宽带产品的用户比例达到54%,已完成全年50%的任务目标;二是在网络覆盖能力方面,新增光纤到户覆盖家庭超过2500万户,完成全年3500万目标任务的70%;三是在宽带用户发展上,新增固定宽带接入互联网家庭超过1100万户,完成全年2000万目标任务的55%;四是单位带宽资费水平相比去年年底下降了18.7%。
与此同时,为加快宽带中国建设,工信部还积极开展了推进下一代互联网发展演进的工作。据大会消息,工信部将在未来开展公众网络和网站IPv6改造,并营造有利产业环境。在2011年末《我国下一代互联网“十二五”发展建设的意见》中,提出了“十二五”期间,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5%,IPv6宽带接入用户数超过2500万,实现IPv4与IPv6主流业务互通,网络单位信息流量综合能耗下降40%以上的目标,以及我国下一代互联网发展分为“商用试点”、“全面商用”两个阶段的路线图。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