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的问题,并不仅仅是技术问题,在数据的应用上牵涉到社会经济问题,它的深度应用牵涉社会很多部分的彼此协调,以及对于改变的认同度,所以这个过程也许非常漫长。
随着大数据与教育的结合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大数据”几乎成为人们都在谈论的一个热门词汇,大数据的应用已广泛深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探索如何让大数据在教育领域的有效应用,也是革命技术创新所需要经历的过程。比如,大数据在高校帮助贫困学生中的使用,可以视为一种新的探索,但是作为一种创新,争议也是难免的。
通常,为了申请贫困补助,高校会要求申请贫困生的同学提供家庭贫困证明表,在这张表上,需要有贫困生的家庭情况陈述,还要有地方政府的盖章。当学生备好了贫困资料后,学校就会将其纳入困难学生档案,通过深入了解,比较后对其中特别困难家庭的学生进行补助。以上的弊端是程序相对简单,并且质疑声颇多,比如关于贫困证明弄虚作假、“伪贫困生”偷食的新闻。为此,多所高校引入大数据对学生的补助申请进行评估,然而媒体砸出一个新的话题,利用大数据对于贫困学生补助的评估,公平吗?
一起来看两组近期很热的新闻。
近期5月的案例——用大数据筛选贫困生
“日前,江苏大学学生工作处正式公布了对4463名贫困生话费调查的大数据处理结果,对月平均消费100-150元的同学,学校建议采取降级处理;对月平均消费超过150元的同学,则建议取消贫困生资格。此次行动共有21人被取消了贫困生资格,还有32人从家庭经济特殊困难降级为一般困难。”(5月8日《扬子晚报》)
【声音】
综合网上舆论的评价:一,周期短,数据采集的完整性略不够,存在相对的偶然性,容易造成误判。二,电话费高低只是体现消费水平的一个方面而已,不能代表经济水平高低,大学不应该干涉贫困学生的消费支出。三,相对于传统的资格认定方法是一种创新,江苏大学采取话费调查的方式,本身是为了做到“精准扶贫”,这个出发点没错。
支持论:数据便于综合评估
在大数据广泛应用的今天,正有越来越多的高校采用大数据认定贫困生资格,确实是一种创新。它一方面使得学生信息更加客观真实,另一方面,其操作的隐秘性维护了学生的尊严。江苏大学选择的电话费流水账相对其他生活开支,能真实反映学生的生活状态,其数据的易取得性也更便于实现监督。
在未来,将大数据引入高校贫困生鉴定工作,还需借鉴更多的指标进行综合评估,则能更准确地反映学生的经济状况,获得众人信服。(来源:关育兵)
质疑论:话费测评不能一刀切
目前正处于信息爆炸时代,对贫困生而言,不管是兼职找工作,还是网上开店赚外快补贴生活等,很多时候都离不开手机打电话等消费,而且很有可能因为这样的原因,致使其花费确实将高于其他同学。此时,如果不综合考虑其他因素,而简单推理出部分学生是在装贫困,直至取消其补助,则显得过于武断。仅靠话费“精准识贫”,很容易陷入“盲人摸象”的片面境地。而要避免这种尴尬,还需要摆脱纯粹的技术依赖,多深入学生生活了解实际情况,利用信息联网,从生源地获得更多可靠数据,并配合其他信息综合研判分析,才能真正做到精准扶贫。(来源:余明辉)
近期3月的案例——用大数据精准助贫
为了“精准助贫”,各高校的方法很多。“近日,南京理工大学启动‘暖心饭卡’项目,和其他捐助方式不同的是,该校教育基金会通过对全校在校本科生的饭卡刷卡记录的数据分析,每个月在食堂吃饭超过60顿、一个月总消费不足420元的,被列为受资助对象。该校采取直接将补贴款打入学生饭卡的方式,学生无需填表申请,不用审核,甚至在收到补贴前,没有任何学生知情。”(3月25日《新华日报》)
【声音】
综合网上舆论的评价:一,大数据之下的“精准”,对贫困生的隐私进行了相对的保护。二,帮助贫困大学生,尊重隐私不能影响公平,仅凭食堂消费来判断帮困对象,可能有不公平隐患。
点赞论:“偷偷”给贫困生充饭卡彰显大数据思维
南京理工大学启动的“暖心饭卡”项目,和其他捐助方式不同,既不伤害贫困生自尊心,又可以实现“精准扶贫”。在资助贫困生上,没有一种方式是完美无缺的,但总有一种是相对最优的。在大数据的支撑下,“偷偷”给贫困生充饭卡即是最优选择。
如何才能在公平和尊严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必须承认,大数据具有无可争辩的说服力,通过分析就餐次数和消费金额,基本可以得出这个学生的消费水平。大数据也是“活”的,圈定初步名单后,学校再加以审核,最后评出资助名单,误差进一步缩小。这样,“偷偷”给饭卡充钱,既确保公平又兼顾尊严,还降低管理成本,一举多得。(来源:南方都市报)
质疑论:担忧学生故意刷数据的状况
网友认为会不会出现漏洞。比如前期调查工作泄密、后期监督缺位易滋生腐败以及部分学生故意刷数据,担忧“有的学生为了多拿补贴款可能会刷数据,甚至将一餐分两餐买。”(来源:网友们)
总评
【对于大数据利用的建议】
帮助贫困大学生,该怎样使用大数据?
评估贫困学生补助,大数据真的公平吗?
大数据只适用于调查学生在特定时间内的花销,并不能辨别出学生家庭是富裕还是贫困。将评估体系转变为使用大数据的高校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小心损害了学生的合法权利,或者收集到的学生信息带有偏向性。作为大数据系统的补充,有些学校利用自己的校友网络和地方政府信息更准确地获得学生的经济背景。为了进一步杜绝虚假申请,我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国家信用调查体系。(来源:21英语网)
贫困生再认定看话费,不必急着反对
在贫困生认定与再认定问题上,不妨借助大数据提高精准度,以发挥贫困生扶助机制的最大作用。比如通过对学生各类消费情况的综合分析,或可更加充分地掌握贫困生的总体情况。真正的贫困生,其消费水平会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而滥竽充数者,也很难长期掩饰下去。学校既要给贫困生真正的人文关怀,也要避免扶助资金被浪费和滥用,这就不能采取偷懒的办法,而应扎扎实实地做好动态管理。(来源:京华时报)
高校使用大数据需注意的内容
大数据在高校帮助贫困学生中的使用,可以视为一种探索。以前,高校为甄别贫困学生,想了很多招数,包括竞选贫困生,评议贫困生,这些做法无不遭遇不尊重学生隐私的质疑。大数据的使用,使识别贫困生的过程变得“温和”一些,但很显然,这种探索也有些无奈,是基于对学生消费行为的大数据搜集,而非对学生真实家庭经济情况的掌握。如果我国有健全、畅通的渠道了解学生的真实家庭经济情况,那并不需要所谓的大数据帮困。
高校在帮困时,可以使用大数据,但必须注意两方面,一是使用大数据不能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大学可通过大数据“悄然”帮助贫困的同学,这可体现帮困的人文化,而不宜去监控学生的日常消费行为,这会让贫困学生感觉到自己不被尊重。二是在使用学生消费大数据时,还要构建学校调查学生家庭情况的体系,使用消费大数据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大学可以通过和校友、中学、地方政府的合作,来了解本校贫困学生的家庭情况,要建立另外的大数据平台,即借用现在的学生学籍信息管理平台,把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也进行如实记录,包括今后针对贫困学生的招生计划,都应该根据家庭经济情况来实施,而不是只看学生的农村生身份,因为即便是农村生,也有学生家庭很富裕。当然,我国还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完善每个居民的纳税证明体系,以及征信系统。(来源:熊丙奇)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