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谁是新教改理论与研究的引路人,当然要首推中国的大圣人孔子了。作为中国最著名的教育思想家,早在2500年前,孔子就提出一系列与新教改思路相适应的理论和思想:他认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他提倡教育应该“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中国教育创新的思想体系自远古便有之,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基础教育也一直在进行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的创新。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考试改革意见),揭开中国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速实践的大幕。
一、教改的关键是在追求公平与追求个性化之间取得平衡
1.我国教育目前最主要的矛盾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与选拔标准的同质化。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与选拔标准的同质化之间的矛盾,也导致了选拔结果的公平性很容易受到较大影响与重大质疑。作为重要的人才选拔通道,“教育改变命运”在我国是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但近年来这条路越来越难走,症结就在于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的公平性课题,逐渐演变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再一次提出“畅通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子纵向流动的渠道,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
所以,增强教育公平性一直是教改主要方向。例如,为打破由身份、财富等标签垄断的教育选择权,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取消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再如,新一轮国家高考改革方案明确提出要求高校制定对学生综合评价使用办法,探索依据统一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即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将在高招中起到重要作用。这些教改举措都是从机制上促进更公平的教育均衡发展。
2.教育公平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人人享有高质量的个性化教育。
机制只能解决形式问题,而形式上的公平化与个性化教育的终级目标仍存在较大差距。难怪每年都有人重复提出相同的问题:中国能否培养出诺贝尔科学家?
从某个角度来看,现代教育仍然采用工业化时代的模式:学生们使用同样的教材、做同样的习题、求教于同样的老师。正规教育的运行仍类似工厂里的装配线——就本质而言,教育对所有学生的处理都是一成不变的,这其实是不符合个性化教育需要的。
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已经采取了对知识的传递进行更加个性化处理的措施,因材施教体现在教学内容、授课形式、教师选择等多方面。北京市十一学校自2009年开始转型性变革的实践,探索了分层教学、走班选课、取消行政班、设立学科教室、实施导师制、学生自主管理等一系列改革举措,以提供选择性的课程为起点,从价值选择到教学组织形式、从课程结构到管理制度、从教学方式方法到学校组织文化等进行全方位转变,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从而使学习优化成为可能。
二、教学信息化是平衡教育公平和教育个性化的有效手段
教育改革今年频频出现在党和国家重要政策当中,亦常常置于公众和媒体的聚光灯下。采取公平公正的监督和评价方式,进行教改具体政策的落实与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信息化和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中,监督与评价最直观最客观的方式,就是用数据说话。在学校这个相对封闭的教学环境中,数据收集与分析的重要载体,就是校园的教学信息化。
我国中小学的教学信息化受到资源限制,起步较晚;但在党和国家的重视下发展迅速,短短几年间就完成了从封闭到开放、从硬件到云端的飞速转变。当前,是“十二五”攻坚的最后阶段、是迎接“十三五”的关键时刻,深化教育改革对校园信息和教学数据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在“互联网+”的大趋势下,教育工作者更应以大数据和互联思维重新审视和定位校园信息化工作。
以高考综合评价体系为例,其成功的关键因素即是否能在初高中阶段获取充分且客观的关于学习的大数据,以便用于教育工作者对数以万计的学生进行对比与选拔。如果评价维度仍局限于成绩,甚至由客观评价变为主观评价,那么教改则是“换汤不换药”,甚至反而增加了人为干扰因素,创造权力寻租空间,使得本意为增加公平性的高考评价体系,变为了堵塞教育资源贫困地区学生上升空间的巨石。
同样,在教学个性化的实践过程中,同样需要充足数据和信息,补充教师的经验与判断,以便制定可以细化到每个人的教学方案。只有获得了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和分析,学校才能处理好关系到每个学生的最核心的问题:学生的精力被放在了答对的问题上,还是答错的问题上?学习成绩优异靠的是灵感还是勤奋?学生出错是因为没有理解知识点,还是由于其他原因?基于这些核心问题的回答,才是实现因材施教的根本。所以,数据与信息化是决定教改能否成功的关键基础。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