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是概念迭出的一年,金融危机丝毫没有影响互联网发展的脚步。3G牌照发放,开创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新篇;物联网一经提出,全球为之瞩目;云计算风云际会,IBM再次引领行业发展潮流,推出“智慧地球”,让互联网的开放度融合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景象。
有线无线,天与地,互联网信息技术与社会、健康、能源、材料各种领域相互渗透,互相融合。以美国工程院列出的21世纪工程科技重大挑战为例,其有关信息技术的内容包括“促进医疗信息科学发展、保障网络空间安全、提高虚拟现实技术、促进个性化学习和大脑逆向工程”等,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融入到了无限的领域中去。
在教育信息化领域,我们也看到,信息技术逐渐深入课堂教学,学习活动与信息技术的结合进入了内涵发展。融合与创新,再度成为2009年教育信息化的关键词。
信息科学或者说互联网领域的创新,也是社会对教育和科研的又一个期待。温家宝总理对新兴战略性产业“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提出要求,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李国杰在其《信息科学技术的长期发展趋势和我国的战略取向》一文中说:“今后10年是中国信息企业打翻身仗的好时机。从芯片、计算机、网络到信息服务系统,未来10年中国有能力走出一条新路,建立自己的信息技术体系。中国的网络服务体系必须针对中国自己的问题,目前我们面对的最大问题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和提升。”
1969年9月2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在实验室里完成了两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试验,诞生了互联网。40年之后,一位来自MIT的学生提出了“第六感”装置,他就如何把互联网世界和现实世界联系起来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思路,这个惊人的发明甚至可以完全改变我们现在的世界。而在国内,中国拥有了世界第一的网民市场,3.84亿的网民对互联网充满好奇和激情。
大学是创造力最为活跃的所在,创新是社会对教育的期待。CERNET肩负着这样的培养使命。15年间,CERNET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10所学校到2500所学校,从64K到50G,培养了一代互联网的创新群体。“互联网是一个潜力无穷的淘宝高地”,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成为在CERNET十五周年庆典上这样说,“但我们还要想到训练有素的人。”对此,我们应该有梦想,也要有期待,更要做一些具体的实事帮助他们具备和完善创新力。
在2010年初回顾过去一年的路程,将会帮助我们在未来的日子里走得更加稳健和踏实。
(《中国教育网络》2010年2-3月刊)
(袁成琛为原教育部科技委秘书长)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