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2005-06-01 晓燕
近年来,我国软件产业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势头,但高速增长的背后,无法掩藏困扰我国软件企业多年的人才断层、缺乏国际竞争力、散而不强等问题——人才是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IT产业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和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而软件业无疑是IT产业的核心。然而长期以来,中国软件企业陷入“长不大、做不强”的困惑:缺少千人以上规模的软件公司;在出口方面缺乏国际竞争力;规模分散的“作坊式”公司非常普遍……团团迷雾的背后,实际上隐藏着软件人才供应的断层危机,结构不合理、企业需求与教育脱节、培训机构方向迷失……
相比于在国际市场上风风火火的“中国制造”(如纺织品、机电等行业)来说,中国软件企业的出口能力简直不堪一提。与同为发展中国家的邻居印度来比较,我国软件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司长张琪为软件业把脉:“软件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软件高端人才、复合型人才、国际化软件人才、传统行业软件应用人才等严重短缺,难以适应软件产业发展和信息技术应用与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人才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目前我国软件人才缺口达到40万,未来企业对“工程化”尤其是外包人才需求缺口,还会加剧。”北京市科委信息处处长姜广智表示,尽管各高校、高职近年对计算机专业不断扩招,各类名目繁多的IT培训机构一哄而上,但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很多软件企业招不到亟需的可用之才,要实现超越印度、竞争国际等目标,成了一纸空谈。
“企业的目标是盈利,我们需要能迅速进入工作状态的‘熟手’。但无论是高校毕业生,还是培训机构出来的学员,都让我们难以满意。”身为长风联盟成员的一家软件企业技术总监这样谈道:“传统的高等教育过度注重基础知识和理论培养,输出大量的‘研究型’人才,但我们需要的是职业素养较高的‘工程型’人才。”
作为面向社会的培训机构,为什么没有成为个人从学校到企业的桥梁呢?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教育与培训委员会秘书长邱钦伦表示,一些传统的培训机构主要以谋求商业利益为目标,不可避免地存在目光短浅、扎堆儿、重招生轻就业等现象,根本上决定了他们的局限性。
据了解,在中国,IT培训已经走过20余年的历程。早期的培训内容和形式都比较单一,如打字、排版、DOS操作基础等;而伴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硬件维修、网络维护、美工等培训迅速增多,细分雏形初显;之后的发展中,课程全、费用高、周期长的综合技能培训开始走俏,为了吸引学员,他们大都做出了就业的许诺。到1998年之后,以MCSE、CCNA/CCNP为代表的国际认证热潮席卷而来,“国际证书=高薪通行证”的口号让众多学员挤破了门槛,形成了空前的繁荣景象。
无限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好景没有维持多久。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培训机构,急功近利,擅自缩短培训时间,向学员灌输所谓“考试圣经”,靠背题、甚至代考的方式,让国内认证人数迅速飙升。昔日“光环”耀人的国际证书急剧泛滥,造成的恶果就是,证书的含金量迅速下跌,企业发现不少持证的人不会干活,新学员就业也非常困难。
不难发现,培训行业走到今天,除了课程内容在不断调整外,课堂式、缺乏实践技能的教学模式,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学员们大量时间花在了知识型教育,从学校到企业,总隔着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
北京软件产业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上不断开拓,硕果累累,北京软件企业的销售收入首次突破500亿元。但与此同时,软件人才供需矛盾仍十分突出,造成了北京软件企业‘小、散、软’的状况。据姜广智介绍,归纳其原因,主要是教育培训机构未输出软件产业最缺少的“工程化”、“规范化”、“国际化”人才,难以形成印度那样的软件工业化模式,外包业务拓展也受到约束。
邱钦伦强调,必须推进与国际著名IT企业和国内企业的联合办学,为学员创造模拟企业真实工作的环境,多以项目实例为基础,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标准化人才,切实构造起健康、良性发展的IT产业人才链。
姜广智认为,如果软件按“代”来算,大部分软件半年就是一代产品,软件产品落后半年、领先半年对软件产业发展都有极大的影响。提升中国软件产业的竞争力,提升软件企业的竞争力,缩短和国外软件企业的差距,重要的是人才培养的实用化,看从大学里出来的学生,能不能缩短投入企业正常工作的时间。时间缩短了,效率就提高了,这是软件产业发展的一个关键节点。
链接 北软教育实训基地成立
本报讯“讲师将扮演项目经理的角色,整个教材以活生生的项目为蓝本,学员严格遵守企业考勤管理制度,以工程质量考核模式代替传统考试模式……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帮助学员完成从‘院校人’到‘职业人’、从‘知识人’到‘职业人’的变身,完成真正意义的从就业培训到就职就业的转变。”日前,北京软件产业促进中心培训学校(北软教育)实训基地在京成立。
受北京市科委、中国软件协会所托,北软教育在业界率先开创了以实际项目为起点、以业界标准CMM为参照、模拟企业真实工作环境的实训模式,揭开了IT教育向“后培训时代”进军的序幕。
据了解,北软教育实训基地携手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联合成立。同时,北软教育还与由北京市科委发起组建、云集国内优秀软件企业成员的长风联盟签约,双方未来将在项目资源、人才培训招聘、政策法规研究等领域,展开深层次密切合作。(晓燕)
《中国教育报》2005年5月30日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