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多年的专业技术与管理工作,李英壮套用中医调和法则,总结了自己的办法,认为管理就是一个“调理身心”的过程。
小节点大平衡
在CERNET38个主节点中,大连是一个小节点,接入学校仅20个。但目前,大连节点本地的互联互通良好,十几个学校实现光纤互联,李英壮说:“大连节点已经形成了事实上的城域网。”
李英壮认为,目前大连地区各学校网络之所以能够平稳地运行,彼此达成一个平衡状态,与历史形成的机制有关。
1996年,CERNET大连节点成立,成立之初未建城域网,各校出口流量由学校自身决定,本地的线路汇聚到大连理工大学,除CERNET的节点设备外,大连理工大学提供了少部分接入设备,从而方便了各校接入CERNET,运行维护各校自行负担。目前,大连接入沈阳节点为两个千兆,各校多为100M或34M接入CERNET。
谈及节点的工作,李英壮说,无外乎“服务”两字。对于“人本”的服务,李英壮有自己的办法。今年夏,他组织了一次节点活动,27公里徒步,沿着风光旖旎的大连海滨公路,从大连理工大学走到大连职业技术学院。一路上,十几个学校的相关管理员有说有笑,聊自己学校出现的问题,自己的管理经验,也聊喜好、生活与家庭,一路走下来,彼此之间对工作和生活有更多的了解,也消解了工作的压力。
类似的活动有很多,李英壮打心底喜欢这样的形式,他笑着说:“这种场合比开会好多,说问题都用大家听得懂的话,更容易接受,也不枯燥。”
前几天,CERNET大连主节点又一次组织了IPv6技术基础培训,共有50多位教师参加了培训。
李英壮说话直截了当,崇尚少说多做,这给节点的各学校老师留下深刻印象。一位基层的网管员说:“能用一句话说完的,他决不拆成两句,这是他的特点,给我们省了不少时间。”
对大连各高校,李英壮通常有两个层面的服务,一是针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进行新技术培训;二是各校网络中心主任,是以交流沟通为主,一般是管理理念的交流。
适度的人才流动
在刚刚结束的大连理工大学人才大会上,学校要求各部门根据国家人事部与教育部最新的政策,进行本部门的岗位聘任,定编定岗。在新的人事改革中,重要之处在实现“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约管理、岗变薪变”的用人机制,实行岗位动态聘任和管理。通过岗位设置,围绕学科(专业)和研究平台建设,形成以学术方向、研究团组或教学团队为主要形式的运行机制;通过强化学术方向的队伍结构和赋予教授一定的用人自主权,实现“人适其位、位司其职”。深化聘用制改革,完善人才遴选、评价、激励与保障机制。
从这些人事改革,李英壮明显感觉到国家和学校对教育信息化逐渐重视。他说:“对网络中心来说,最关键的是专业技术。”在网络中心33个人员中,有27位是专业技术人员。
和大多数网络中心一样,大连理工大学网络中心队伍忙于全校2万多师生及20个接入院校的网络服务。“只有上班时间,没有下班时间”的状态,让李英壮对自己的队伍备感自豪,但同时,他也深深理解他们的辛苦。
李英壮说,现在有两种人,一是靠时间干活,朝八晚五,坐够时间回家;二是靠脑子工作,时间也需要,更重要的是用“心“去做。网络中心需要的是后者,不可避免有前者,但是需要在两者之间达到一种平衡。平衡的工作体现在宏观政策,也体现在日常的点滴。
在问及网络中心的一位资深网管员对网络中心的印象时,他毫不犹豫地说:“这里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两个原因,第一是人格魅力,李老师是一个正直的人;第二是这儿能给员工很大的自由空间。”
从1994年建设校园网络至今的十多年间,共离开了五位教职工,其中两位是负责维修的临时工,另外三位教职工都是技术骨干。对他们的离开,李英壮认为:“要走是留不住的,关键在人要走时再讨论留的问题,已经晚了。待遇合适,工作舒心,事业有成,这样才能留住人。”
因此,李英壮很注意平时的“养兵”,他给自己的队伍充分的空间发挥自己的才能。
学校邮件系统,就是技术人员在开源软件的基础下,进行再研发后投入使用,应用良好。一名技术人员说:“在这里,我们可以发挥很多自己的想法,然后用到实际中,觉得很有成就感。”
目前,针对学校提出的新政策,李英壮正在考虑如何给自己的队伍争取更多更好的政策,以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才能。他马上要着手做的是“岗变薪变”。他说:“这也是一种新的平衡策略。”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