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男,1958年生,江苏大丰人,现为全国政协常委、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台湾《本土心理学研究》顾问,江苏省政协委员。著有《中华教育思想研究》、《困境与超越--当代中国教育述评》、《心灵的轨迹--中国本土心理学论稿》、《我的教育理想》等,主编《当代日本教育丛书》等30余种,并主持《新世纪教育文库》的编选与出版工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曾多次主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及省级研究项目并多次获奖。
电子邮件:mail%20to:zyx@suzhou.gov.cn
2002年6月18日,我和我的一帮教师朋友创办了“教育在线”网站(www.eduol.com.cn)。自此,每天早晨六时左右我都要上网“晨练”一小时,中午也要上去“运动”一会儿。网络占去了我的休息时间,但我一天天感觉到,它已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了。
在网上,我感受着年轻的快乐。与年轻的教师们一起交流,与年轻的思想在一起碰撞,那种热情与勇气,那种专注与执着,似乎让我也回到了热血沸腾的青年时代。
在网上,我更多地听到了真话。网络上观点鲜明的帖子以及毫无顾忌的评论,尤其是对教育现状的批评,让我多了一份冷静,多了一点思索,多了一点压力,更多了一点改革的动力。
在网上,我发现了一大批教育英才,结识了原本素不相识的一批优秀教师:省内的,省外的;中学的,小学的;年轻的,年长的……这其中,就有张家港市沙洲小学副校长、数学教师陈惠芳。
陈惠芳老师是一位优秀的青年教师,曾获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苏州市百名“好师徒”、张家港市第三届“十佳”师德标兵、张家港市名教师、数学学科教改带头人、教育科研学术带头人等荣誉称号;2004年,她的美丽形象还登上了《人民教育》、《新风教育》等杂志的封面……应当说,这几年陈惠芳老师成长的速度很快,我在网上网下关注着她,觉得她的成长或者说成功是有规律可循的,是值得广大的青年教师借鉴的。
比如她勤于学习,一方面,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常常拿一把尺子量自己的短处,一把尺子量别人的长处;另一方面,常常一头扎进互联网信息高速公路的世界,在教育教学论坛,尤其是教育在线论坛,跟帖发帖,碰撞思想,激活思维,激发灵感。她具有拼命汲取新知的本领与素质,犹如树木,把根须伸展到泥土中,吸取氮、磷、钾,直到微量元素。这慢慢积累起了她知识的底蕴,滋养了她的底气。
她善于思考,能够及时总结新教育实验开展和新课程实施中的点滴体会,及时反思自己教育教学中的成败得失,坚持撰写教育故事、随笔感想。写成了之后就拿到教育在线的论坛去张贴去发表,去和她的网友也是同行们进行讨论,以引起进一步的思考。她的不少文章先后被《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小学德育》、《小学青年教师》等刊选用。从她发表的文章里,我们能看到的是,她站在教育而不仅仅局限于学科教育的高度,在思考着自己的职业。她对教育、学校,乃至自身的存在与发展的理解越来越深,这使她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可以说,以写作尤其是网络写作带动的思考,磨砺了她的灵气。
她勇于实践,无论是以“优点卡”、“成长日记”、“快乐成长袋”为抓手的赏识教育,还是运用元认知策略、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原理开展的数学课堂教学,都显露出她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大胆的探索精神,以及勇于打破传统教育模式、具有开拓进取意识和创新求异能力的品质。尤其值得指出的是,自从她所在的学校成为我们的新教育实验学校后,她所开展的实践研究更新鲜,更活跃了。她就像那一朵洁白的浪花,涌动在教改实践的潮头。
我们新教育实验有一个目标追求,那就是:追寻理想,超越自我。我相信,从陈惠芳老师的文章中【陈惠芳老师已经把自己近年来写的随笔编辑成专集《生命里的那一份份感动》(暂定名)】,各位读者除了能读到她教育教学的一些成功经验、反思教训,更能够也是更应当读到的,则是她的这般理想追求。她告诉我们,每一个做教师的都应该有自己的梦,都应该给自己一种挑战自我的勇气,一种超越自我的精神。每一个做教师的都要寻找成功的感觉,这个成功,或许是平常一堂课的出彩,或许是网上一个帖的共鸣,或许是一次思维碰撞和思想交锋中自我的提升,或许是一场学术研讨或教育沙龙时内在的彰显……这个成功,是“智慧资本”和“文化资本”的成功,是对教育充分的、活跃的、忘我的、集中精力的、全神贯注的体验。
《中国远程教育(资讯)》2005年第4期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