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广东省教育厅按照“五育”并举、家校协同、因地制宜、统筹与个性兼顾的原则,有序组织中小学校线上教育,做到“停课不停学、延学不降质”。
据调查显示,疫情发生以来,广东省各中小学校有序开展线上教育工作,效果良好。67.98%的学生对线上教学表示满意(其中22.99%的学生感到非常满意),不满意的仅为2.90%;超过78%的学生对教师线上教学的态度和线上教学水平与效果表示满意;超过64%的学生对线上学习资源内容、线上学习平台、线上课堂录播方式、线上课堂直播方式表示满意。“停课不停学”推动了线上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应用,充分彰显了线上教育的优势,对学生培养卓有成效。
多渠道广覆盖,提供多样化线上学习途径
广东省教育厅要求各地加强区域统筹,做好普适性优质教育资源汇聚、整合,各学校结合线上教育规律特点,按“一校一案”原则制定实施方案,以班为单位开展线上教育,力争做到“一生一表”。
广东在省级层面构建体系化的“粤课堂”线上教育资源,为全省提供托底服务。各地按照“省级托底、区域统筹、学校特色、个性教育”的原则,统筹组织安排基础教育各级各类教学资源。
“粤课堂”从小学到高中12个年级一周共480节课分别在广东广播电视台支持下的三大电信运营商宽带电视(IPTV)、广东有线电视、南方+、腾讯教育网络平台等六个平台同步播出,多渠道广覆盖为全省中小学生提供在线教育。据悉,每日通过直播(点播)学习人数414.3万,占全省学生数的25.8%。通过本地本学校的教学资源平台和腾讯教育等商业、公益类平台参加在线学习人数为1189.4万。
在关注困难学生群体方面,广东省多措并举,确保 “一个不落”。为全省2277个相对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9262名普通高中三年级和初中三年级学生提供平板电脑用于在线学习。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为省内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的287079名大中小学生每人每月免费赠送30G助学流量包,为家庭宽带带宽未达到100M的中小学在职教师和在读学生免费提速到100M。各地通过政府购置平板电脑、学校提供电脑(平板电脑)、社区或居(村)委会等为困难家庭学生提供电视机等方式提供了94560台终端设备用于贫困学生在线学习。通过政府购买流量、通信运营商免费安装宽带,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利用社区或居(村)委文化室、党群会议室学习等方式解决了114966名贫困学生无网络参加在线学习的问题。
此外,广东建立外部协调机制,确保线上教学需要。广东省教育厅加强与广播电视、电信运营商和腾讯公司等单位和企业的沟通合作,加大网络技术保障和服务力度,保障网络运行畅通,确保网络宽带满足线上学习需要。及时协调当地教材发行单位,指导学校做好教材发放服务,确保线上教育实施前做到“课前到书、人手一册”。
优化教学资源,提升线上教育质量
广东各地提供的线上优质教学资源遵循学生认知和线上教学规律,统筹考虑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实施,兼顾了学科课程和综合课程;教学资源的学习设计具有情境性、启发性、实践性、发展性,学习任务体现学习、思考、动手实践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以解决问题的方式开展学习,确保了学生通过线上学习能学得懂、学得会。
课程设置方面,在精品上下功夫。推出精品课程、趣味课堂、跨学科学习、习惯养成等优质课程资源。精品课程突出系列化,趣味课堂主题化,跨学科课程项目化,学习习惯养成具体化。教学资源来源上,集聚名师优势,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名师、市、区级名师名班主任等一批国家、省、市、区名师工作室、正高级教师团队集体上线,牵头设计和开发优质课程。
在教学资源内容上,强化学习设计。线上教育不等于直播课堂、电视课堂。“粤课堂”提供导学单、名师导学、练习评价、学习支架等内容。导学单引导自学,名师导学提供重难点精讲,练习评价实现效果自测,与学校开展校本化的互动答疑、同伴讨论,构成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导学单、名师导学、练习评价等都制成高清视频,便于电视观看。此外,优化资源审查机制和资源征集模式,建立学科包片、年级包干的资源征集机制,一区包干一个学科,一校包括几个年级、几个专题,整体提高资源质量。通过优化教学资源,为广大薄弱学校、农村中小学校的学生送去平常难以获得的优质教育,用互联网力量拓展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推动线上教育从应急之举转向常态之举
广东省下一步将认真总结疫情期的线上教育有益经验,认真反思和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时挖掘这次线上教育的典型经验、优秀案例,将线上教育从应急之举变成课改教改的常态之举,继续做好线上教育资源开发和运行维护工作,着力搭建常态化线上学习平台供学生学习使用。
一是推动构建优质数字资源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完善“互联网+教育”资源服务大平台,推动从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转变,构建国家课程数字教材及应用服务为核心,线上线下融合的体系化、立体化的优质数字教育线上资源服务体系。
二是推动互动互联网环境下的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强化育人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发展评价、治理模式和学习空间的一体化设计。聚焦课程、教学、评价、治理等环节,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加强课程与质量监测。
整理: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网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