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20多年,高校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并在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产生了巨大影响,在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以及未来“十四五”规划过程中,特别是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对高教信息化提出了新挑战。
高校信息化应用公众号推出由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独家冠名的《教育信息化智思考》专栏,栏目关注高校信息化的真实应用和最新进展,将第一线需求与新技术、新产品、新解决方案进行精准匹配,让“互联网+”真正成为大学现代化与未来教育革命的智慧引擎。
褚宁琳
南京艺术学院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主任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限制了人们的出行与活动,却也强势打开了线上的各类云应用。
现实世界的封闭式管理催生了虚拟世界的开放式活动。
南京艺术学院在疫情期间多措并举,用信息化助力疫情防控,用信息化助力高等艺术教育。
一、网络环境的安全性与一体化
疫情当下,人们的大部分活动从线下迁徙到线上,更彰显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为了让广大师生有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南京艺术学院在全校有线无线一体化网络的基础上,加强安全设备的部署,完善安全策略,升级部署校外远程访问系统(VPN),新增VPN接入点1万多个,进一步优化VPN策略,编制VPN使用流程,将学分制教务管理系统、研究生系统、网上办事大厅等各主要业务系统纳入平台。
通过VPN,教学管理人员可在校外使用教务系统客户端,学生可在校外进行查分和选课。同时信息中心联系图书馆,将“知网”等各类学术资源平台也进行了集中分类管理,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师生可采用多种方式(账号、QQ、微信等)登录(图1),满足了师生在校外访问校内教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知网及图书馆资源等需求(图2),改善了用户的在线体验,保障师生在校外访问校内资源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图1 登录界面
图2 VPN远程接入系统截图
春季开学后,部分学生按规定返校学习。为了保障在校学生能够流畅地使用网络进行在线学习,信息中心积极与运营商沟通,调整了校内宽带流量上限,保障在线教学的平稳进行。
二、在线教学的独特性与专业化
在线上全面开设艺术教育课程,对艺术院校师生是一次特别的考验。
艺术课程种类多,差异大,有理论有实践,有面对面表演交流,有软件的使用讲解……。如何保障各类课程的顺利开展和教学的顺利进行,是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信息中心配合教务处,搭建网络教学技术协作平台,积极参与测试和选择在线教学平台及教学直播软件,分析各种教学平台的特点和优势以及课程特色,选择提供在线课程平台资源,撰写教学平台及各类教学工具的使用说明。
经过充分论证,形成较为全面的在线教学方案:综合利用各类在线教学平台、智慧教学工具、社交通讯工具实施在线教学和指导,将信息技术融于专业教学,以“课”战“疫”,确保线上线下教学实质等效。
学校教务处编制《本科在线教学指导手册》,组织在线教学技能专题培训50多场;在慕课平台相继开放23门在线课程,推出“南艺云讲堂”系列微信推送,提供云端教学资源,整理教育部推介的22个教学资源平台信息以及校本课程(图3)供师生选用,形成适合学校学生自主学习的网课清单。
图3 网上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推出古今中外学术书目电子版70部,鼓励全校研究生居家读书、撰写书评和研究综述。
在线上课程开设期间,组织督导、专业教师、管理干部、学生代表进行线上督查听课,在线填写《南京艺术学院在线教学质量评价表》。学校还及时发布在线教学质量报告,进行数据分析,指导教学的顺利进行。从教学建设、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三个方面保障在线教学开展。南艺官微也及时推出《南艺“主播”大盘点》(图4),宣传总结线上教学经验。
图4 开展线上教学的南艺老师(图片来源于南京艺术学院官微)
三、艺术创作的多样性与数字化
疫情期间,学校发挥专业特色,以“艺”战“疫”,将疫情防控与教学实践及创作研究紧密结合,在疫情防控中强化责任担当、提升专业技能。
师生除了将艺术创作融于教学,还贴近时代,创作了数以千计的艺术作品:如抗疫原创歌曲MV、漫画、舞蹈、表演、信息可视化设计、GIF动态海报等,用信息图形设计的方式理性科学地分析整合冠状病毒数据、防疫知识等信息,运用信息设计手段将准确的数据信息以直观有效的方式加以呈现,用多种形式表达共同抗疫的决心和信心。
我校的520毕业展演嘉年华是一场综合性的校园文化艺术盛宴,自2016年举办以来广受好评。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线下活动无法如期举行,学校决定转为线上云展演。
信息中心多年来不断探索艺术作品的线上展示方案,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实践经验。
早在2012年信息中心就创办过“黄瓜园艺讯网”、“黄瓜园毕业季(2012届绘画设计类作品)”,五大绘画设计类毕业作品展厅是国内高校首个线上毕业展,发布当周便获得了数百万人次的访问量。之后围绕艺术作品的线上展示还建成了“南京艺术学院云资源平台”。“2020毕业展演嘉年华云上展演”(图5)即是在此基础上建设而成,具有更高的可用性和复用性。
图5 “2020毕业展演嘉年华云上展演”(截图)
为了应对520可能出现的高流量,信息中心为云上展演提供独立的虚拟服务器,划分较高的系统资源,分配专用的带宽。
指派专人对学校参展的11个院系的一千多件优秀毕业作品进行文件预处理,制作详细编目后发布到站点。
作品类型覆盖美术、设计、音乐、表演、动画、数字短片等多种形式。网站不仅精心设计制作了PC版,同时还适配手机和平板等移动端的展示,观众使用移动设备可完美访问。网站发布首日仅半天就获得了数十万的访问量,人均停留浏览时间近10分钟。520嘉年华活动周期间,每日都维持较高的访问量与关注度,获得各方好评。同时,学校同步推出的小程序端,更是获得了广大师生校友、社会各界人士的强烈关注。另外,传媒学院打造的纯3D建模的专属展厅,令人耳目一新。
四、艺术管理的便捷性与信息化
南艺在利用OA进行线上办公的基础上,还利用视频会议等直播软件,进行工作的部署和安排,实施线上线下管理并举。为了提高直播会议质量,信息中心利用学校专业优势,通过专业摄像机和视频采集卡与电脑相连,录音专业老师也搭建专业的声音采集系统,并与原有会议系统结合,部署专业高效的视频会议平台。
学校按照 “保安全、保质量、保秩序、保毕业”的总体思路,安排一系列活动。为了使所有毕业生都能够参加毕业典礼,学校和专业团队合作,进行本科生和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的在线直播,流畅的网速,优质高清的画面,获得师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给大家留下难忘的印象(图6)。
图6 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线直播现场
为了保障疫情期间校园封闭式管理,学校对比考察众多方案,上线人脸识别和测温相结合的进校系统,将疫情防控和校园管理相结合,结合访客系统,保障了校园的安全,方便了学校管理和疫情防控。
五、艺术招生的公正性与标准化
南艺早就将信息化技术融入招生考试,从前期的网上报名、网上缴费,到招生现场的专家局域网打分及网上排考,全方位保障艺术招生考试的公正性。
年初疫情爆发前,南艺举行的招生考试都在标准化考场进行,进行全程录像。
疫情爆发后,研究生招生考试不得不采用线上考试的形式。
而艺术考试种类多,难度大,信息中心积极配合研究生处,从前期准备,到系统测试,再到正式考试,每个环节都精心策划,认真落实,逐一进行考试方案的确定、考试系统的选择、考试人员的培训、考场的测试等。为了保障考试的万无一失,技术人员对所有考场一一进行网络检查与考试设备调试,对所有的考场紧急进行有线网络改造,保证网络的稳定。
在正式考试阶段,信息中心加强技术保障,对全校所有考场进行全天巡检保障,并由网络专家在后台监控服务器运行情况,确保各项工作正常有序进行。
在博士生线上招生考试阶段,信息中心开放教学机房进行监考,200多台电脑同时监控和录制学生的考试情况,在线上缴试卷,保障了招生考试的顺利进行,完成了招生考试任务。
六、疫情统计的可溯性与精准化
区块链是目前国家积极推动的重要技术之一,将之用于疫情监控,可以保证传输和访问安全,实现数据一致存储、难以篡改、防止抵赖,满足疫情数据的重要性、敏感性,真实性和安全性等高要求,便于数据追溯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图7)。
图7 疫情监控区块链系统开发模型图
南京艺术学院疫情监控区块链系统的开发,得到了南京审计大学区块链实验室的全力帮助,借助该实验室的快速开发平台,经双方合作,利用三天时间,完成了系统的开发及上线工作(图8)。该系统自上线以来,已成为南艺师生疫情监控的有效工具,信息统计高效(24小时100%完成)、准确(不可篡改、透明)。
图8 疫情监控区块链系统(截屏)
疫情监控区块链系统的开发是学校信息化工作与疫情防御工作的融合,是科学战疫的成功体现。
现在世界范围内疫情远未结束,疫情防控任重道远。信息化助力高等艺术教育,也必将从非常态进入常态,从加速启动到高速发展。
(本文刊载于《中国教育网络》杂志2019年度 高等教育信息化专刊 )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