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科学与电气信息类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电路理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修订稿)
一、本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电路理论基础课程是高等学校电子与电气信息类专业的重要的基础课。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具备必要的电磁学和数学基础知识。电路理论基础课程以分析电路中的电磁现象,研究电路的基本规律及电路的分析方法为主要内容。电路理论基础课程理论严密、逻辑性强,有广阔的工程背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树立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观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分析计算能力、实验研究能力和科学归纳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知识、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和初步的实验技能,为进一步学习电路理论打下初步的基础,为学习后续课程准备必要的电路知识。
二、本课程的教学基本内容与要求
(一)理论教学部分
1.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基本内容)
1)实际电路与电路模型。
2)电路的基本变量,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
3)电路元件,电路元件的特性及其电压-电流关系,电压源、电流源及受控源。
4)电功率与电、磁能量。
5)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6)线性元件与非线性元件的概念。
7)端口的概念。
(可选内容)
8) 时变与非时变的概念。有源与无源的概念。
2.电阻电路的分析
(基本内容)
1)等效的概念,串、并联电阻电路的计算,星形联接与三角形联接的等效变换,含源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2)支路法、回路法、节点法。
3)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替代定理,互易定理,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4)含理想运算放大器电路的分析。
(可选内容)
5)特勒根定理。
6)简单的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图解法与小信号分析法。
3.正弦稳态分析
(基本内容)
1)正弦时间函数的相量表示。
2)电路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的相量形式,阻抗、导纳及其等效互换。
3)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4)相量法,正弦电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相量图。电路方程、电路定理的相量形式。
5)正弦电流电路的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表观功率(视在功率)与复功率,功率因数。
6)含有互感电路的计算。
7)理想变压器。
8)串联谐振与并联谐振。
9)三相电路的联接方式,对称三相电路中电压、电流和功率的计算。
(可选内容)
10)不对称三相电路。2)电路的频率特性。
4.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基本内容)
1)非正弦周期电压、电流及其有效值。
2)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功率。
(可选内容)
3)三相电路中的高次谐波。
5.线性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
(基本内容)
1)一阶电路的时域分析,一阶电路微分方程的建立,初始状态与初始条件。
2)时间常数。
3)自由分量与强制分量。
4)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与全响应,稳态响应与暂态响应。
5)阶跃函数与阶跃响应。
6)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二阶电路微分方程的建立。二阶电路的响应,振荡与非振荡解。
(可选内容)
7)冲激函数与冲激响应。
8)卷积的概念。
6.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
(基本内容)
1)线性电路微分方程的拉普拉斯变换。
2)基尔霍夫定律的复频域形式,电路元件电压-电流关系的复频域形式,初始状态的处理,复频域阻抗与复频域导纳。
3)运算电路,用拉普拉斯变换求解线性动态电路。
4)复频域的概念。
5)网络函数。
6)自然频率的概念。
(可选内容)
7)极点与零点的概念。
7.网络方程的矩阵形式
(基本内容)
1)图论的基础知识。
2)节点-支路关联矩阵,基尔霍夫定律的矩阵形式,复合支路,节点法方程的矩阵形式。
3)状态的概念,状态变量与状态方程。用直观法列写状态方程。
(可选内容)
4)基本回路矩阵,基本割集矩阵。
5)回路方程的矩阵形式,割集方程的矩阵形式。
8.二端口网络
(基本内容)
1)二端口网络及其Z、Y、H、A参数方程,各种参数的计算。
2)二端口网络的等效电路。
3)二端口网络的联接。
(可选内容)
4)回转器。
5)负阻抗变换器。
9.分布参数电路
(基本内容)
1)分布参数的概念。
2)均匀传输线及其方程。
3)均匀传输线方程的正弦稳态解,特性阻抗,传播常数。
4)入射波与反射波,匹配。
5)无损耗传输线方程的正弦稳态解,驻波。
6)无损耗传输线上的波过程。
(可选内容)
7)柏德生法则。
(二)实践教学部分
1. 会使用常用的仪器、仪表(如电压表、电流表、万用表、稳压电源、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等)。
2. 会应用常规的测试方法测量电压、电流、电功率等物理量和电阻、电感、电容等器件的参数,测定特性曲线。
3. 培养学生独立从事实验和初步的设计实验的能力,能分析并排除一些简单的故障,正确地读取和记录实验数据,绘制曲线。
4. 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树立实事求是和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根据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具有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能力。
5. 注意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安排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6. 了解一种电路分析软件,能用以求解电路理论基础课程的习题。
三、说明
1.“电路理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是电路理论基础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高等学校本科有关专业学生学习电路理论基础课程达到合格标准的最低要求,是学校组织本课程教学(制定教学大纲、计划,编写教材等)的主要依据,也是进行电路理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依据。
2.“电路理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理论教学部分中的基本内容为要求学生理解、掌握的内容。
3.“电路理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只提出了教学内容的基本内容和可选内容,对于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方法、教学环节等,学校可以自主安排。亦可补充认为必要的以及新的内容,或按教学内容整合形成新的课程,以利于进行各种教学改革的尝试,形成各校的特色。
4.课程学时建议
1) 理论教学90~110学时。
2) 实验教学20~30学时。
5.在课堂讲授、实验课、习题课与课外练习等教学环节中,应注意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并注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工程观点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必须严格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定数量的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