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教育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教学过程。众所周知,多媒体技术具备突破时空的限制,以形象的画面展示教学内容等突出优点,在给课堂教学增添新的内涵和活力的同时,也为学生思维的拓展提供了新的、更为广阔的空间。所以,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课堂教学辅助手段。但是,实践表明:多媒体技术并非仅仅是单纯的教学辅助手段,它完全可以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而成为事实上的教学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创作的多媒体电子课件,应当成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艺术的一种崭新的表现形式。
制作适合不同课程的课堂教学多媒体电子课件,并使其成为事实上的教学平台,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教师在熟悉教学内容、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础上,继承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优点,深入开展教学研究,进行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创新,并创造性地将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通过多媒体技术形象、直观地再现,充分展示课堂教学过程的艺术性。纵观目前已经开发和正在使用的多媒体电子课件,相当一部分不能满足“教学平台”的要求,在实际应用中让学生普遍认为多媒体电子课件尽管信息量大,但是“消化”、“吸收”的效果不理想,甚至觉得还不如传统教学中的“板书”。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究其原因,除了一些多媒体电子课件的开发者不是主讲教师本人外,主要是开发者对多媒体电子课件及其制作在认识上存在各种观念上的“误区”。
误区一:多媒体技术仅仅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是个平台。但是,在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许多教师不是主动地去适应这个平台,而是强调平台如何来适应自己,于是就认为多媒体技术仅仅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
今天,教学改革的趋势,将使多媒体教学平台逐步取代传统的教学平台。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已经看到多媒体教学平台所拥有的传统教学方法无可替代的优势和强大的生命力。广大教师应当顺应时代潮流,逐步使自己的教学方法主动适应这种变革,切忌将原有的教学方法生搬硬套到多媒体教学平台上;应当善于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实现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技术的有机融合,寻求有利于“教”与“学”两者互动的新途径。只有这样,多媒体技术才有可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革命性作用。
误区二:照书显屏,照屏宣科
多年来,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得到教师的垂青。但是,有些教师之所以喜欢多媒体平台,是因为他们认为在多媒体教学平台上,只需要首次花费“大量”时间制作“电子课件”,以后便可以“一劳永逸”,无需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去备课。基于这种片面的认识,为了“省事”,他们往往对多媒体教学平台存在依赖性,盲目地将未经加工的教材内容直接搬上屏幕。殊不知,这种做法是解放了“劳动力”,但学生却普遍感到老师在照书显屏,照屏宣科,甚至不知老师讲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重点在哪里?从而失去了上课的热情与激情,其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误区三:教学信息量大
在多媒体教学平台上,教学信息量大,可以减少板书过程,提高单位时间里的教学“效率”。这是一些教师观念上的另一种“误区”。于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屏幕上显示的内容多、讲解时屏幕翻滚较快,学生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毫无印象或过目不留,更谈不上思考、辨析和推敲过程。
毋庸讳言,在多媒体教学平台上,原来教师需要板书的内容现在可以直接通过屏幕显示。从某种意义上讲,多媒体教学平台是提高了单位时间里的教学“效率”。但是,教师同时也应当充分认识到:学生对所学的知识需要一个构建过程,他们还需要完成课堂笔记的时间。因此,对学科系统的基础知识、重要概念、原理的讲解和重要公式的推导,与传统教学过程所用的时间应当是等同的;能够扩充的量仅仅是通过与课程教学相关的周边知识(如本学科涌现出来的新成果、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等)和对科学家生平的介绍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进而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形成相应的研究方法。所以,多媒体电子课件的开发,仍然需要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达到知识点清晰、逻辑性强、重点突出、难点易懂的目的。
上述“误区”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水平和效果。如何走出“误区”?作者结合多年从事课堂教学以及在教学研究、多媒体电子课件开发过程中的认识和体会,提出以下对策——
对策一:树立多媒体技术是教学平台的观念
教学是由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以及学习者等众多因素组成的一个复杂过程,是“教”与“学”两方面的互动过程,是借助多媒体平台进行信息的输出与反馈的过程。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一方面是承载“教”与“学”互动关系的媒介或平台,另一方面是承载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的平台。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编导者和组织者,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应是在融入传统教学方法优点的基础上,对教学过程进行最优化设计,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构建,促进教师对教学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因此,教师应当树立多媒体技术是教学平台的观念,善于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结合教学内容,从学生认知的角度,编制、创作逻辑性强、富有启发性的多媒体电子课件,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成为多媒体电子课件制作的主体。
对策二:树立研究性教学的观念
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兴趣、热情和积极性。要实现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教师必须树立研究性教学的观念。实际上,以多媒体技术为教学平台开展研究性教学,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备课。凡是具有责任感的教师,在每一轮的教学过程中,往往都能够发现原有多媒体电子课件(包括已经正式出版的多媒体电子课件)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所以,教师只有不断围绕教学大纲,认真研究教学内容,从众多不同版本的教材中筛选、挖掘精华,在综合考虑教学过程各个因素的基础上,对教学过程、效果作出科学预测和判断,然后通过缜密策划,精心雕凿,开展教学过程的最优化设计,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整合,才有可能不断完善多媒体电子课件,形成既具有学科的前沿性又能满足本专业要求,既富有科学性又易被学生接受,既不照搬教材又充满基础知识,既有清晰的知识点又融入研究方法的教学体系;才有可能在实现“事半功倍”的同时,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育技术是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直接影响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对象三者间的关系,关乎课堂教学的效果。多媒体电子课件的开发应以教学研究为前提,研究教学内容、研究认知规律、研究教学方法,研究怎样利用现代教育媒体的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艺术性和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加速认知进程。
开展研究性教学,教师还应当善于成为一个“收藏家”,善于观察、研究身边的事物,挖掘与教学有关的实例和信息,收集、整理、提炼与教学相关的资料,为教学内容的组织提供既能反映学生所要学的知识,又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迁移、引发学生共鸣和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良好素材,促进教学过程真正融入学生的经验世界之中。
对策三:树立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的观念
多媒体技术不仅是承载课堂教学的平台,而且也是展示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水平的平台。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过程的灵魂,是引导师生互动的唯一手段。教师就是通过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促进师生互动,达到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等目的。教学方法丰富多彩,教师应当树立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的观念,学会辨证思维,善于结合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学习者的知识基础,根据对自己过去经验的总结和分析,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中,通过筛选、组合,配合多媒体技术,形成一套既能反映现代教学理念,又能促使课堂内师生的相互活动更加充实、多样化;既能培养学生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又能促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方法和问题探索能力的最优教学方法,并不断开辟创立教学新方法的广阔空间。
在多媒体技术成为教学平台的今天,教学方法的创新应当成为开发多媒体电子课件的基础和必要前提。多媒体电子课件的制作过程,实际上包含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活动开展的形式与顺序、教学情景的设置等,这些都与教学方法紧密相关。因此,我们强调以多媒体技术为平台的现代教学过程,需要进一步开展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创新。研究如何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过程和情景,使学生充满认知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促进学生自觉地形成获取知识、技能和技巧的能力。
教学改革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目标。在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教师必须走出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应用中的认识“误区”,树立多媒体技术是教学平台的观念,以多媒体技术为手段,通过教学研究,开发多媒体电子课件,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促使教学方式的改革和教学水平的提升。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包括多媒体技术在内的现代教育技术必将为更多的教师所掌握、所运用;其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其在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必将为世人所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