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建立健全教育教学质量保证系统,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措施。高校内部实行教学督导制度,是大学内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正常教学秩序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是高等学校内部的教学运行和质量保证的一种手段,也逐渐成为教学质量保证系统是否完善的标志。从已经掌握的资料看,目前国内高校本科大多都设置了教学督导,但是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与设置预期一般说来都有较大的差距,工作范围大多局限于课堂,即使扩展到其他方面,也常常显得力不从心,效率和效果差强人意。相较而言,北京科技大学的教育教学督导工作的状态及其建立和发展的过程具有良好的样本意义,对此进行分析、总结和反思,将有利于深入认识和理解,进而探寻使教学督导工作科学、高效、可持续进行的途径。
一、教学督导的建立与发展
进入上世纪90年代,由于“文革”造成的人才断层影响了高等学校的师资水平和课堂教学,于是成立相关组织,聘请有经验的老教师进入课堂,以保证教学质量,成为高校常规管理中一种不约而同的选择。以北京科技大学为例,教学督导工作始于1991年,成立之初称为“教学巡视组”,隶属于教务处,工作范围仅限于通过听课巡视,把握和评估课堂教学的总体情况,发现和宣传教学效果好的教师的经验和作法,帮助教学效果差的教师整改提高。1996年“教学巡视组”更名为“本、专科教学质量调研组”,增加了专题教学问题研究,提供以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的咨询工作的内容。2001年更名为“教学督导组”,意欲进一步强化其对本科教学质量的监督、指导功能。随着工作的展开和深入,“教学督导组”实际工作范围已逐渐由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督教”和保证日常教学顺利运行的“督管”,扩大到对学生学习状态和效果关注的“督学”,以及关注督导意见落实情况的“督办”等方面,实际工作中越来越多地涉及本科人才培养过程的方方面面。
为充分发挥教学督导的作用,2003年对督导工作的组织管理和运行模式进行了调整和完善。
首先,“正名”:将“北京科技大学本科教学督导组”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本科教育教学督导组”。督导工作不仅关注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学”方面的质量,更关注人才培养过程中属于目标的“教育”质量。
其次,“归位”:把隶属于教务处并由教务处聘任,提升为由学校聘任,工作直接向主管教学的副校长负责。这种调整,一方面,把“督导工作具有相对独立的属性”落到了实处;另一方面,理顺了工作关系,避免了工作中“向聘任者发出质询”的尴尬,毕竟日常教学督导中的“督管”,大多与教务处的工作相关。
第三,“名实”:重新明确督导工作的范围,使“督教”、“督管”、“督学”、“督办”均正式进入督导工作的视野,扩大了督导工作空间。
第四,“疏通”:编发《本科教育教学督导工作简报》。当督导所获得的改进信息不能传递到需要改进的部门或不能触动其改进,一方面使督导工作被动地处在低水平重复的状态;另一方面持续消耗督导员的工作热情和耐心,信息沟通不畅成为制约当时督导工作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回顾和总结教学督导前十几年的工作不难发现,这正是使教学督导工作始终处在徘徊状态的要因。为促进督导信息在质量保证系统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开辟了不定期编印、每期一个主题的《本科教育教学督导工作简报》,疏通跨部门的信息沟通渠道,督促问题的解决。
经过对督导工作的组织管理和运行模式进行调整和完善,理顺了工作关系,疏通了信息沟通渠道后,督导工作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督导员的工作热情得到了有效的激发。
校督导工作的卓有成效,也促进了学院督导工作的开展,2006年,又引导还没有组建督导的学院聘请了向学院负责的“院级教学督导组”。至此,校、院两级督导系统建立并逐渐完善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