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07年6月主任扩大会议决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组成研究小组,开展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一年多来,研究小组的成员们进行了大量、有效的工作,以各种形式开展了交流研讨,并先后在2008年1月和2008年8月两次进行了集中研究。目前已经完成统稿工作,计划于10月份出版。
无论从学科、人才培养还是社会的人才需求分类来说,作为一个技术为主的学科,如何在其对应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育中安排和实施实践教学,都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因为我们需要通过实践教学,来强化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的培养。为此,必须构建恰当的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首先必须在明确理论教育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的同时,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个本科教育的基本要求,追求培养本科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的基本定位。第二是强调实践教学关于理论教育的配套性和对教育目标的适应性。也就是说,按照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整个教学计划必须是一个整体,实践教学计划只能是整体计划的一部分。第三是根据准确具体的培养定位,确定恰当的实践教学具体内容,也就是知识载体,提升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最基本的观点是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培养,强调本学科不同形态的内容。第四是必须将实践教学体系作为一个系统来构建,具有相对独立性,适当地追求系统的完备性、一致性、健壮性、稳定性和开放性,通过对典型问题求解的探索与体验,协调实现学生基本学科能力的培养。第五是切合我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的实际,满足社会对毕业生基本能力的要求。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共8章。绪论讨论了在信息社会背景下计算机专业的特征,指出它是以技术为主的,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2章结合《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中关于培养规格分类的思想,阐述了计算学科专业人才的能力结构及其培养基本要求。这里所说的能力不仅是一般的"动手能力",各种能力都需要通过实践来培养形成。第3章从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方面描述了计算机专业办学的一个实践教学体系。接着的4章分别对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专业实习的含义和基本要求给与了详细规范。由于实践教学的完成需要一些特别的条件支持,第8章提出了对实践环境建设的要求。最后以附录形式给出了若干核心课程的具体实验大纲,以及若干综合课程设计大纲示例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