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鞠美庭 王启山 王玉秋
一、推广研究型教学方法重在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转变
目前,我们高等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是能否培养和造就一代具有“可持续发展”信念、价值观和能力的新人,这是是我国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二是能否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即在中国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进程中,能否坚持“稳步发展,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增加效益的战略方针”;三是能否坚持多样化发展,无论从“人力需求”还是“社会需求”,无论是从物质生产、精神生产需要,还是“人的自身生产”需要,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都是多样化的;四是能否坚持特色化发展,“特色”就是不可替代性;不可替代性就是水平。要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必须进行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转变,要采取因材施教即分层次、分类型、多样化进行培养的思路, 要确保在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中,既能满足量的增加,又能保证质的提高;要将“专业对口”的观念转变为“专业适应”的观念;要将“专才”、“统才”培养模式转变为“通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要将“应试教育”模式转变为“知识、素质、能力”并重的教育模式。我们既要看到我国高等教育在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上所取得的进步和成就,同时也应认识到,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需求相比,我国高等教育无论是规模、结构还是质量、效益等方面,都还存在诸多不相适应,所以必须以新的战略眼光,加以改进和提高。
二、推广研究型教学方法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环境科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具有如下显著特点:
·综合性强——对环境问题的系统研究,要运用地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医学、工程学、数学以及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多种科学知识,因此,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
·研究领域广——环境科学研究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环境系统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变化规律;确定当前环境质量恶化的程度及其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以争取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即从宏观上研究人类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揭示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基本规律,从微观上研究环境中的物质,尤其是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在有机体内迁移、转化和蓄积的过程及其运动规律,探索它们对生命的影响及其机理等;内容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技术科学诸多方面;研究的空间尺度从宏观的宇宙环境到微观粒子,时间跨度从万年到皮秒计。
·分支学科多——在现阶段,环境科学主要是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有关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来研究环境问题,形成自身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建立与有关学科相互渗透、交叉的许多分支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方面的有环境地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化学、环境物理、环境医学、环境工程学;属于社会科学方面的有环境伦理学、环境管理学、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等。
·研究的科学整体化——环境中的各种变化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研究和解决环境问题时,必须在科学整体化过程中,全面考虑,实行跨部门、跨学科的合作,充分运用各种学科知识,对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变化、对人类的影响,及其控制途径进行系统的综合研究。
正是由于环境科学具有上述特点,使得有关环境问题的系统研究涉及到生物学、化学、地理学、物理学、医学、工程学、数学以及社会学、经济学和法学等多种学科的交叉和融合。针对环境问题的研究型教学有助于克服或祢补我国高校环境类专业的一些现实问题,如对学生科学素质培养教育的课程比例偏低,缺乏与人文社会科学和医学的综合等。环境问题不仅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工程范围内的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在解决具体的环境问题时,往往需要综合考虑环境、资源、技术、经济、市场等多方面的因素。因而,课程教学应考虑渗入经济、人文及行为科学的内容,加强文理渗透,提高人文修养,尤其是必须进行经济、管理、政策、法律等方面的教育。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是短暂的,学生必须学会如何利用这短暂的时间为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社会是不断发展的,对知识的需求也是不断变化的,学生在校掌握的知识和所培养的能力要能够适应这种变化,知识结构既能满足社会目前的需要,也能够满足将来社会发展的需要,至少能够在现在所掌握的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地学习,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