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合作·活动 > 理工科通讯 > 2008年第9期 > 工作简讯
仪器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暨2008年教学研讨会在郑州召开
2008-09-03  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  

字体大小:

  2008年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教学研讨会于2008年7月20日-22日在郑州召开。会议由仪器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郑州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联合承办,仪器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顾问、联络员、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教学委员会及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和来自全国56所高校、出版机构的代表共73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召开了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会议邀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际联络部梁英南副部长就国际工程教育与工程教育国际互让做了专题报告。会议进一步明确加强与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的合作,在进行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工程教育改革的同时,积极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准备工作,明确工程教育的专业标准和基本要求,以此促进本学科高等工程教育与工业界的联系,推动工程教育改革,加强国际交流,提升本学科工程教育的质量和国际竞争力。

  会议邀请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专家委员会执行副主任肖中汉教授介绍了我国开展自主创新方法研究工作的有关情况,会议认为,工程师队伍是创新型国家的主要创新群体之一,工程教育必须把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工程师放在首位,这是我们的职责和神圣使命。教指委将积极推动自主创新方法研究,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努力创新。

  会议邀请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公司刘维副总工程师做了题为"从控制工程看毕业生知识结构"的专题报告,报告通过工程设计实例,剖析了目前毕业生在知识结构、知识应用能力和工程素养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组织工程能力训练、加强工程意识培养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也给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受到与会代表的欢迎和好评。

  会议回顾了教指委一年来的工作,围绕"专业规范"和"专业评估(认证)方案"两个课题的研究及教指委下一阶段的工作、围绕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及工程教育改革等进行了深入讨论。各位代表根据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发展现状及社会发展对本学科人才培养的需求,结合各校实践充分发表意见,会议认为,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是工程型学科,学科的"交叉性"与技术的"集成性"是学科的显著特点,所培养的学生应该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实践能力和工程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本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切实围绕厚基础、重能力的指导思想,扎实推进工程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会议要求"专业规范"和"专业评估(认证)方案"两个课题组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完善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的专业教育知识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在体现培养基础厚、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多模式专业人才的指导思想、把握"保障共同基础,鼓励创新,支持特色"原则的同时,融入工程教育理念,引导各高校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开展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利用"专业规范"和"专业评估(认证)体系"明确本学科本科教育质量标准,指导专业建设,规范专业教学,保障教学质量,确实发挥其在教育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中的指导作用,适应本学科教育教学事业迅速发展的需求。通过讨论,会议凝练了本学科教学改革的多个主题,要求进行深入的研究工作,对本学科的教学改革经验、成果,特别是不同类型、不同行业背景高校本专业的教育教学理念、特色等进行收集、总结和广泛宣传,发挥教育教学成果的辐射作用。(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2007教育部地球物理与地质学教学指导会议召开
· 新一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
·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讯2011第2期
·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讯2011第1期
· Nature子刊刊发北航教师光学成像领域研究成果
· 合肥工业大学陈勋教授受邀在国际著名期刊发表综述文章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