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与实践结合指导与服务并举
――第二届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工作总结(上)
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第二届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以下简称“本届教指委”)成立于2006年3月,由来自清华大学等38所高校的42位委员组成。自成立以来,在教育部立项项目大力支持下,以本教指委为平台,按照“研究与实践结合、指导与服务并举”的工作指导方针,组织全国百余所高校同行,依托全国400余所高校教务处,在上一届教指委工作的基础上,5年多来本届教指委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开展自动化学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
(一)出版《自动化学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2007年3月出版了《自动化学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该报告是上届教指委成立的“自动化学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及全国自动化专业同行集体智慧的结晶。该报告站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分析新时期对本学科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需求,采用系统工程的研究方法,组织本专业的发展战略研究。通过对70所高校、63个自动化企事业单位及3个地区座谈会的调查、分析及研究,全面审视本学科专业,从理论上系统地阐述了本学科内涵,分析了世界各国高校本专业(或方向)的办学情况与发展趋势,回顾了我国本学科专业的发历程与现状,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自动化学科专业高等教育改革明确了方向。报告的结论是:
针对1998年以后教育部公布的按自动化行业应用背景设置专业,共有9种本科专业名称改为“×××及其自动化”,5种改为“×××与控制工程”的情况,明确提出本专业可以按应用背景办也可以按学科办的观点,研究报告阐明了按学科设置本专业符合学生拓宽专业面向、淡化专业、加强通识的教育发展趋势,是本科专业培养人才的一种模式;从全国本专业2000年不足200所发展至今的400余所,包括著名的文理综合高校也开设了本专业,说明自动化在我国工业化及信息化建设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提出了新时期本专业高等教育分类指导培养目标定位及其人才培养体系(分层次、多模式、多规格,规模协调发展,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与终身教育等)的主要思路与措施。根据新时期对本学科发展及对其专业人才的需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人才培养的分类方法,考虑所设专业的多样性,结合当前我国本专业的现状,将本学科专业本科划分为“研究主导型”、“工程研究应用型”、“应用技术主导型”3种主导类型。明确了构建创新型课程体系是改革培养体系的核心;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和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是培养体系的重点及难点;推行完全学分制是人才培养因材施教的根本措施。
该报告受到原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教授高度评价,并为该书的出版作序,她认为“《研究报告》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自动化专业的发展历程及其规律,这折射了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分析了该专业发展的现状,影响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问题,有些问题是理工类专业存在的普遍问题;针对新世纪高等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该专业发展的改革思路与建议。《研究报告》做了系统的分析,提供了详实的素材,不仅局限于自动化专业领域,有些研究方法和结果也具有普遍性,可供教育行政部门、高等学校、教师与管理人员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