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如何构建化学课程新体系,整合化学课程基本内容
分化与综合是科学发展的两种基本形式,也正是通过分化与综合的矛盾运动,才使科学的发展呈现出多样化和整体化[5-7],只是不同的发展阶段,其具体的表现和特征不同而已。受此影响,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也将一直保持着分化与综合并存的格局。所不同的是,现代课程体系的分化课程与综合课程在种类、名称、性质、内容和比例上都不应延续过去的格局而应有新的发展与创新。就化学学科而言,传统分支学科和基础学科的课程内容已经到了重新进行综合与整合的历史阶段,而化学研究新领域的出现则会促使高等化学教育增加新的化学分支学科。因此,新综合与新分支课程并存是现代化学课程结构体系的新特征。
理论与实践是科学发展的一对基本矛盾,自然科学就是科学理论与科学实验的矛盾统一体[8]。学科教育的实质是一种科学教育。因此,科学研究的理论成果和科学研究的实验成果是科学教育的两个最基本的方面。任何学科的科学教育,尤其是自然科学教育,就其教育内容的本质属性而言,无外乎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两个方面。就化学学科而言,现代化学在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两个方面都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使得现代化学呈现出了十分明显的“理论化学”和“实验化学”的特征[9-10]。因此,以“理论化学课程”和“实验化学课程”构建化学教育的课程体系既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也符合现代化学学科发展和学科教育的基本特征和要求。
所谓的理论化学课程(Theoretical chemistry)是以化学科学研究在认知领域所取得的理论知识为核心内容所构建的各门课程的总称;所谓的实验化学课程(Experimenta lchemistry)是以化学科学研究在化学实验与实践方面所取得的技术与方法成果为核心而构建的各门课程的总称。就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而言,理论化学课程主要以化学理论知识的教育为主,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化学理论和知识。实验化学课程主要以技术、方法和相关的实验知识为主,并通过亲身实验与实践使学生掌握相关的化学实验技术与方法,得到科学研究能力和素质的综合培养和教育。
按照上述的课程性质和课程体系的归属和分类,将化学课程的基本内容按照其本身的客观属性进行分类并分别纳入理论化学课程和实验化学课程体系中,然后在两种类别的课程体系中将各自的课程内容按照课程目标的要求,遵循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以认知科学为指导进行重组与整合,形成具体的课程门类。对于化学教育的基本内容而言,这些具体的课程应摒弃传统的分支学科的界限,形成以综合课程为主,以分支学科为补充的课程体系和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