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合作·活动 > 理工科通讯 > 2011年第9期 > 教学研究
浅析大学化学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
2011-09-05    

字体大小:

  5、高等院校化学课程基本内容的初步整合与课程体系的初步设计

  以教育部化学与化工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发布的“化学类专业教学基本内容”(修改稿)为基础,对大学化学课程内容进行了初步整合,并初步设计出大学化学课程结构新体系,仅供研究与参考。如表1所示。

  表1化学专业教学基本内容的重新整合与课程体系的重新组合

新课程的结构体系 新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
类别 课程名称与整合特点 具体内容 教学安排
理论化学(TC)课程体系 TC课程I:化学原理与化学概论特点:整合原结构化学、物理化学等内容,并整合其他理论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对化学有一个整体的认知,并在一级化学学科基础上与其他学科发生关系 1.《规范》中化学教学基本内容I:气体、化学热力学、统计热力学基础、化学动力学基础、电化学、界面及胶体化学、光化学、催化作用、量子力学基础、原子结构和性质、分子结构和性质、分子对称性、晶体结构基础; 2.其他化学原理发展新成果* 1、2学期
TC课程II:无机化学特点:无机物结构、性质与制备 《规范》中化学教学基本内容Ⅳ:元素化学、配位化学、酸碱理论、原子簇化学简介、生物无机化学简介、固相反应简介 2、3学期
TC课程III:有机化学特点:有机物结构、性质与制备 基础有机化学 《规范》中化学教学基本内容Ⅲ: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结构、命名和物理性质;有机化学反应;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及反应机理;有机合成;有机立体化学;有机化合物常用的化学、物理鉴定方法;元素有机化学和生物有机化学简介 4、5学期
生物有机化学 《规范》中化学教学基本内容Ⅶ:生物碱、萜类化合物及甾体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单糖、二糖、齐聚糖、多糖,糖在生物体中的分解与合成代谢;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结构、性质及化学合成方法蛋白质的降解与氨基酸的分解代谢;酶,固定化酶、模拟酶和辅酶简介;脂类化合物和生物膜,模拟膜化学;核酸组成、性质及代谢、DNA结构及生物合成;基因表达和基因工程简介
TC课程Ⅵ:高分子与超分子化学特点:整合高分子、超分子内容 《规范》中化学教学基本内容Ⅵ:高分子的定义、分类和命名;高分子的合成与化学;高分子的结构与性能;三大合成材料:塑料、橡胶、纤维;功能高分子超分子化学* 5、6学期
实验化学(EC)课程体系 实验化学技术方法指导课—化学实验技术与方法 EC课程I:实验化学基础* 特点:整合化学实验基本知识和内容,为整个化学实验教学奠定基础 1.化学实验的科学方法*(含科研实验基本知识:科研实验过程、基本方法和技巧、文献查阅、科技论文写作等); 2.化学实验的安全与管理*; 3.化学试剂*; 4.化学实验器材与装置*; 5.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原实验教学基本内容1); 6.基本物理量及有关物理参数的测定* 1学期
EC课程II:化学计量学与化学信息学* 特点:将规范中化学教学基本内容Ⅱ和Ⅷ中相关内容与其他必要的化学计量学和化学信息学内容整合到一起,为分析科学的实验教学奠定基础 1.化学计量学概述*; 2.化学定量与定性分析、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及图形表示、取样与试样处理、分析数据处理及相关软件的使用、分析质量的保证与控制; 3.化学信息学概述,化学信息的获取与利用,化学信息学软件的使用* 1、2学期
EC课程III:分离、富集与纯化技术* 特点:将以分离、富集与纯化相关的化学实验技术整合到一起,为相关化学实验教学奠定基础 1.透过分离技术(过滤、膜分离、渗析等); 2.溶解分离技术(沉淀与结晶、重结晶、萃取等); 3.相变分离技术(蒸馏、升华等); 4.运动分离技术(色谱、电泳); 5.其他分离技术 1—4学期灵活选用
EC课程IV:化学测量与表征技术* 特点:将规范中化学教学基本内容Ⅱ中的2-8及其他与测量和表征相关的技术进行整合,为化学实验教学奠定基础 1.规范中化学教学基本内容Ⅱ中的2—8(电化学分析技术、原子光谱、分子光谱、磁共振波谱、X射线荧光光谱、质谱法、光电子能谱、热分析、扫描电镜、流动注射技术); 2.其他分析方法及技术简介* 2—6学期
EC课程V:化学工程与技术特点:整合了规范中化学教学基本内容Ⅴ 1.流体的流动与输送 2.传热过程 3.传质过程 4.反应工程基础 7学期
实验化学操作训练课—学生化学实验 学生实验I:基本技能实验 基本操作与技术训练,常规仪器设备的使用 在教学计划安排时可与理论化学相协调、配合实验技术与方法课的授课进度进行穿插安排
学生实验II:化学基础实验 主要为结构化学与物理化学实验
学生实验III:仪器使用与操作实验 分析测试仪器的原理、使用和操作实验
学生实验IV:无机物实验 无机物质的制备、性质和表征实验
学生实验V:有机物实验 有机物质的制备、性质和表征实验
学生实验VI:高分子与超分子化学实验 以高分子与超分子化合物为基础的实验
学生实验VII:化工实验 以化学工程为基础的实验
学生实验VIII:高级实验 综合性、研究性与设计性实验,毕业论文选题实验等

*为创新课程或内容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中共教育部党组:奋力谱写新时代新征程教育改革发展新篇章
· 以“高品质”激荡起教育改革的澎湃春潮
· 教育领域最深刻的一场革命
· 2021:教育部多向发力促改革
· 孙霄兵: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
· 直面深层次体制机制难题,中国教育事业进入新的“改革时间”
· 12位委员为教育改革发展建言献策
· 教育改革,攻坚还要下功夫
· 教育改革发展大事回眸:这5年,中国教育日新月异
· 化解择校难题、提高教师待遇 中央发文深化教育改革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