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成立于2001年7月,分委员会由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东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的13位委员组成。自成立以来,通过本届分委员会各委员的共同努力,为国内高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相关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共同探讨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教材建设、师资培训及相关的工作。在教育部的领导下和各高等院校的大力支持下,为推动本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 定期召开年度工作会议,并召开了一次扩大会议
(1)2001年10月,在南京召开了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并召开了本届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首次工作会议。会议布置了本学科发展趋势、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和质量评估体系四个方面的调研工作。
(2)2002年5月11—13日,在四川大学召开了年度工作会议。会议议题主要是讨论和审议本学科发展趋势、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和质量评估体系四个专题报告。
(3)2003年8月25—27日,在中山大学召开了年度工作会议。会议讨论了“我国高分子材料类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若干设想”咨询报告(草案)。
(4)2004年5月9—12日,在桂林工学院召开了年度工作会议。会议的主题为讨论和审议“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发展战略研究”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规范”两个讨论稿。
(5)2004年9月10—13日,在东华大学召开了扩大会议。本届分教指委委员、联络员以及国内49所高等学校高分子类专业负责人共64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就“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讨论稿)”、“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规范(讨论稿)”、“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发展战略研究(讨论稿)”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规范(讨论稿)”广泛征求意见。对前两个报告提出了修改意见,对后两个报告进行了修改。
(6)2005年7月11—13日,在西北工业大学召开了年度工作会议。会议根据教育部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发展战略研究”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规范”的反馈意见,做了进一步的修改。讨论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十一五”教材建设的重点内容,并对本届教指委五年来的工作进行了总结。
2.完成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发展战略研究”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规范”两个报告
报告于2004年5月 开始撰写 ,于2004年9月在上海举行的分教指委扩大会议进行了讨论和初步修改;2004年12月将两个 报告提交给教育部,2005年6月底教育部将修改意见返回;分教指委在2005年7月的年度工作会议上对 报告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
3.开展了多项调查研究
(1)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类专业教学现状调研(2002年初)。内容包括全国高校高分子材料类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情况等和国外同类专业情况。
(2)全国高分子材料类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情况调研(2002年底) 。
(3)招生人数、就业率、毕业生去向等方面的调研(2003—2004年) 。
4.教材建设
(1)完成了“高分子物理课程教学大纲”和“高分子物理习题汇编”的编写工作,并已上网。
(2)协助相关出版社引进、编写和修订教材的出版工作。
(3)组织了多部国外优秀教材的翻译工作,其他相关的教材。
5.教学研讨和交流
(1)完成了“高分子学科及其人才培养的进展趋势”、“关于我国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分析与思考”、“十五期间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本科专业教材建设设想”和“我国高分子类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若干设想(咨询报告)”四份咨询报告。
(2)2002年9月,分教指委与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在上海共同举办了“本科高分子物理课程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来自全国46个学校的62名教师参加了本次培训班的学习。
(3)组织了2003年10月杭州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高分子教育分会的论文征集和分会报告。
(4)建立了“高等学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网站。
6.尚需改进的方面与建议
(1)面向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培养模式,进一步加强特色教材的组织和编写。
(2)协助教育部培养青年教师。
(3)加强与企业和其它行业的联系,探索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培养模式。
(4)加强与其他学科教指委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