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1月20日电(新华社记者姜岩)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21世纪世界教育三大趋势之一,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高等教育更应加快国际化进程。针对入世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强调了他最近几年多次阐述的观点。
杨福家教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前任校长。
他于去年年底被诺丁汉大学推选为该校第六任校长,成为第一位担任英国大学校长的中国人。
杨福家在参加中国教育部和霍英东教育基金会日前在西安主办的霍英东教育基金会成立15周年纪念活动期间接受记者专访时认为,21世纪世界教育将呈现出三大发展趋势,一是终身教育,二是以学生为中心,三是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国际化。他说,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意味着中国在更深的层次参与经济全球化,因而应加快国际化进程。经济全球化要求人们应该了解别的国家的文化特点、历史背景、社会现实,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与国外同行进行交流、谈判,与他们建立起经济关系,有效地占领他们的经济市场,才能在他们国家生下根来。
杨福家说,很多国家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已经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英国诺丁汉大学在英国《金融时报》最新评出的2000年度英国大学排行榜中名列第七,这样一家大学推选一位中国人当校长,充分表明英国高等教育往国际化方向迈开了重要的一步。
杨福家说,诺丁汉大学有学生2.2万名,外国学生达4500名,来自约130个国家和地区,而且他们学习的领域几乎涉及学校拥有的各个专业。另外,诺丁汉大学共有四个校区,其中一个设在马来西亚,各个校区的学生获得的学位证书并没有差别。他说:“我当诺丁汉大学校长以来,已经为3000多名学生授予了学位,他们中很多是留学生,当他们从我面前走过,我就感到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是大势所趋。”
杨福家说,新加坡已表示将大大推动高教国际化,第一步将实现国立大学至少有25%的学生一年之内有一个学期在国外渡过。美国以前很少派学生出国学习,现在纽约州立大学表示,三年内将派10%的学生到国外学习。
谈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标准,杨福家认为,留学生占学生总数的比例应达到一个水平,比如不少于五分之一。
另外,留学生学习的专业应当非常广泛。中国内地一些高校也有留学生,但他们大多是来学习语言和中国文化的,不象一些国际著名高校中的留学生几乎学习各种专业。要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课程设置必须符合时代要求,我们还要承认英语已经是实事上的世界语言,应当尝试用英语教学。
杨福家指出,创新能力是国际竞争的关键,中国入世后更需要培养大量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包括好奇心和激情、艰苦奋斗的精神、团队精神、宽广的知识面。中国要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培养大量创新型人才,必须转变观点。他说分数不是衡量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他反对“差生”的说法,他认为“人无全才,人人有才”。
他反复引用这么一句话:“头脑不是一个需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杨福家认为,高校入学标准应当改革,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校要有各自的特色,应当根据社会需求设立相应的学科和相应的学位,不能要求每个学科都必须培养博士,一些社会需求并不需要学位这么高的人才。高校设立的专业面要宽,培养的学生知识面要宽,甚至要文理相通。高校要提倡多做研究,要进一步提高教师素质,要招收和培养一流的研究生,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从而进一步提高高校的创新水平,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杨福家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综合国力,而不是为国际化而国际化。这是国际教育界的共识。中国高校只有在具体地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国际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