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个蛇形机器人的研制者,是国防科技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的5名硕士研究生,平均年龄只有23岁。
今年4月的一天,学习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的张代兵在看一个关于蛇的电视节目时,突然萌发研制机器蛇参加学校的“保利·创新杯”学术科技作品大赛的想法,潘献飞、谭红力、周旭升、田菁4名研究生也积极响应。他们这一大胆设想得到了导师和队领导的大力支持。很快,一个由5名硕士研究生组成的“蛇形机器人研制小组”成立了。
他们根据各自的特长进行了分工:周旭升是机械设计方面的高手,负责设计蛇形机器人的机械结构;潘献飞和谭红力读本科时就爱摆弄单片机集成块,还在全国大学生电子制作大赛中拿过奖,由他们负责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田菁是小组里惟一的巾帼,曾获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自然是蛇的运动模型、动力学分析的最佳人选。而组长张代兵则负责总体设计和协调。
一场艰苦的科技创新攻坚战打响了,难题也接踵而至。电机是机器人的心脏,他们首先遇到的难题就是电机选型和配置问题。过去上实验课时,电机都是老师事先准备好的,大家对电机的型号缺乏了解,对电机市场则更是知之不多。于是他们向研制类人型机器人的马宏绪博士请教。马博士立即放下手头工作,帮助张代兵分析比较各种电机的优劣,最后决定选用一种“伺服电机”。
接下来,他们就忙着搞设计、做模型、编程序、进行仿真分析,不断地修改、完善……到9月初,他们终于可以将机器组装起来进行调试了。然而,“蛇”只会抖动,不会前进,“蛇”流畅蜿蜒前进的情景始终没有出现。他们便在一起开“诸葛亮会”,从源程序代码的一字一句到软件的设计思想和方法,进行讨论修改。
最终,仅仅半年时间,国防科大的5名研究生就将我国第一条机器蛇展示在人们的面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