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首家成立高校后勤集团的陕西师范大学,近年来在理顺后勤管理关系上做文章,在转变运行机制上下功夫,在提高服务质量上看实效,在壮大集团实力和拓展校外市场上打基础,使后勤工作真正做到了学校满意、师生满意、社会满意,走出了一条被誉为“陕师大模式”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新路子。
为扶持集团发展,学校为后勤改革提供了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和条件保障。
在用工机制上,变过去的身份终身制为岗位竞聘制,上至集团的领导岗位,下至管理员的一般岗位,一律实行公开竞聘。现在,集团内“能者上,庸者下”的观念已深入人心,通过改制,总务后勤系统原有的300多名正式职工全部转为企业编制,大大改善了学校不合理的人事结构。
在改革收入分配机制上,变过去的事业工资制为企业工资制,采取了岗位工资、效益工资和年薪制3种分配形式。不论哪种形式,所有人员的工资都与本人的工作业绩和经济效益挂钩,从而拉开了分配档次,起到了奖勤罚懒的作用,较好地调动了职工的劳动积极性,提高了劳动效率。
在转换经营服务机制上,变行政拨款制为服务收费制,学校取消了对后勤集团的行政拨款,将原后勤经费直接拨付给校内各用户单位,后勤集团只能通过承接服务项目和计价收费的方式获得经济回报。这种转变,促使后勤集团及其下属各中心必须严格成本核算,规范经营运作,扩大服务项目,真正建立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经营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