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12月6日讯(记者 刘继安 柯昌万)国务院办公厅今天在西安召开第三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工作报告中指出,2002年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各地要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和三年改革规划要求,扎扎实实推进这项改革。当前的改革要重点抓好两项工作:一要抓好学生公寓和食堂等后勤服务设施的建设和改造,二要抓好新组建的各种后勤服务实体的稳健经营与运转。
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已于1999年和2000年分别召开了两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全面大力推进两年来,各地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加强了政府对改革的领导统筹,大力推动本地区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使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学生公寓和食堂等后勤设施的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各地探索了多种形式,实现后勤社会化改革;新组建的后勤服务实体的运行机制不断得到规范。事实雄辩地证明,这项改革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模式与办学观念的深刻转变,同时对正确引导社会消费与投入,拉动内需,带动各地经济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
陈至立指出,2002年要基本实现改革的各项预期目标,时间紧迫,容不得丝毫松懈。各地、各高校和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抓住机遇,再接再厉,求真务实,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推进改革。
陈至立强调,在改革当中要牢牢把握正确方向,认真贯彻改革为高校师生和教学、科研服务的宗旨。要正确理解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内涵,努力处理好改革过程中的各种新矛盾、新问题,保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顺利健康进行。为此,要注意处理好社会化涉及的管理体制、资产制度、用工制度、经营机制及各种社会资本投入等问题。改革必须坚持“由政府统筹主导、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学校参加、社会参与、市场引导”的方针。
陈至立指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地和各高校具体情况的差异,决定了实现社会化的方式是多样化的。她强调,要认真抓好新型后勤服务实体的组建工作;要处理好价格、质量与学生承受能力的关系,坚决纠正靠涨价推动改革的错误倾向;要不断改进并加强高校学生公寓和食堂、餐厅的管理,对食堂、餐厅要建立并执行准入、招标和集中定点采购制及卫生和食品质量的监督、制约机制。对学生公寓的管理,要坚持物业管理和学生管理分开的原则,学生公寓的物业管理可以由后勤集团或其他部门管理,但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和日常行为管理,则主要由高校负责,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各地、各高校要妥善处理好改革与稳定的关系。
在今天的会议上,陕西、辽宁、黑龙江、湖南、四川、重庆、西安等省市政府和部分高等学校、后勤服务集团的负责同志分别介绍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经验。会议由国务院副秘书长高强和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分别主持。
新闻资料: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大事记
1999年11月2日,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第一次会议在上海召开。在此次会议上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奋斗目标。
会议提出2000年改革的主要内容有:通过现行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把高校的后勤服务经营人员、相应资源及操作运行成建制地从学校行政管理系统中分离出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学校后勤服务实体。调动社会力量共建学生公寓,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渠道,通过改造、新建、购置、租赁、清理等多种途径,加快学生公寓的建设进程,并按社会化的机制对学生公寓进行经营和管理。
2000年12月18日,第二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
武汉会议之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入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的工作有一个重要环节:即进一步形成规模经营,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在规范剥离的基础上,按照“企业化、产业化、专业化、集约化”目标,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采取并入、联办、托管、联锁、协作服务、股份参与等多种形式,在各高校友好协商的基础上,以资产多元化组合为纽带,以标准化规范管理为桥梁,组建新型的后勤服务集团,承担区域内高等学校的后勤服务保障工作,基本上改变了“一校一户办后勤”的旧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