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第三次高校春季招生试点的报名工作日前刚刚结束,统计数字显示的是一个值得忧虑的态势:报名数继续呈下降趋势,今年比去年的报名数又少了2000多人。
以每年报名总数占安徽全省一半多的合肥市为例,2000年报名数为3523人,2001年下降到3280人,今年更是继续大幅下滑到2743人,比去年一下少了500多人,将近16%。全省其他地市传来的信息也是普遍下降,只是有多有少而已。
由于安徽省是全国最早实施春招试点的省份,连续3年的招生计划数都是全国最多,因此安徽报名数的下降趋势令人格外关注。
业内人士指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比较复杂,但从来自考生方面、尤其是成绩较好期望值较高的考生的反馈意见来看,首要原因是今年没有一所北京、上海等热门地区的热门高校共同参与春季招生,20多所春招的高校清一色是地方高校,使得春招成了“家门口的把式”,吸引力大减。
实际上,伴随着每年报名数下降的另一个事实是3年来参与试点招生的外地高校越来越少,第一年有上海、北京的20多所高校,满腔热情地到安徽宣传学校形象,很是热闹了一番,结果不尽如人意,第二年便骤减到不到10所高校。来自招生部门的消息表明,今年安徽方面虽然通过各种渠道,继续与这些地区的招生部门和高校协商计划投放,但结果能投放的计划全部是高职大专,本科一个也没有。而安徽方面的招生计划中,共一万多人的总计划,高职大专已经占了70%多,如果再要外省的计划,春招就几乎成了高职大专招生专场,考生只好“忍痛割爱”,放弃了事。
有关人士指出,参加春招的省份对本科招生指标的“吝惜”,反映的是两方面的信息,一是随着春季招生试点范围的逐步扩大,各省已将主要精力放在“盘活”自己的招生形势,而不再是慷慨地将大把的本科计划“馈赠”给外省;另一方面,连续几年的扩招,即使在上海、北京这样本科院校众多的地区,本科再扩招的空间已经相当狭窄,甚至已经趋近“零空间”,扩招新的增长点已转移到高职大专类学校。
此外,参与春季招生的学校专业的有限仍是继续影响春招吸引力的原因之一,尽管春招是每年的第一个招生时段,但由于长期以来的习惯,秋季招生仍占据最重要的位置,各学校在秋季招生时开仓放粮,到了第二年春天“好货”所剩不多,考生的选择余地太小,吸引力自然下降。
由于春季招生的对象是头一年的落榜生或不愿上榜、等待来年“待价而沽”的学生,而这些学生就读的高考补习学校或高考补习班的教学、复习计划大多是按照秋季招生计划作“长线”安排的,许多考生对春季高考的准备不足,“盲目练兵”反而会影响信心,就干脆不报名,由此也造成了一部分报名者的“流失”。
还有一条是今年特有的现状。面对众多考生对连续数年大扩招之后是否会出现招生数自然跌落的猜测和担忧,日前权威部门已发布信息,2002年将继续扩招、全国的录取比例将继续升高,许多考生因此继续把希望寄托在秋季高考上。
如何逐步加重春季招生的分量,使其真正与秋季招生等量其观,达到化解一次高考压力、弱化高考指挥棒负面影响的作用,需要有关各方的共同“会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