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众说纷纭话春考
2002-01-30    吴献李辉师新星

字体大小:

  1月29日上午9点,内蒙古自治区的第二次春季高考在各盟市的18个考点、586个考场拉开了帷幕。

  记者在呼和浩特市春季高考考点之一--市第一中学,与前来考试的考生及其家长、老师交流了对春考的看法。

  一位姓王的同学说:“我只把它当作一次练兵的机会,就算考不上,我还可以再复习,准备参加今年的夏季高考。”据记者了解,像这位同学一样,把春季高考当成了“战前演习”的考生大有人在。

  “我不打算参加这次高考,因为我心理素质不是太好,我担心这次考试会影响我的信心,我的目标是考重点,读四川大学。”一位陪同学来考场的学生说。

  一位陪考家长告诉记者:“我让孩子参加这次考试,就是看到有北京的学校来招生。如果考不上,我还会鼓励他参加夏考,再往北京考。”

  “我教高中的历史已经10年了,对这种考试制度说实话还不怎么了解,我带的都是应届毕业生,对这种只针对往届生的春考,不是太在意,如果说与我有什么关系的话,它会给我的学生减少竞争的压力。”这是一位张老师的看法。

  在采访中,记者听到一些考生这样的说法:“我们都是经历过高考失败的人,谁参加了春考,谁就是补习生,这是大家普遍感到不好意思的事。比别人多学了一些时间,还参加这种非重点学校招生的考试,实在是没有面子。”

  记者日前在一所有多年历史的高考补习班了解到,在这里参加补习的许多同学已被高校录取,只是不满意录取学校或专业而放弃了上学,所以对于春季高考,同学们的积极性不高,报名参加考试的同学不到补习生总数的10%。然而,在补习班记者还听到这样的事,有些补习班的承办者为了自身的利益,不仅不支持同学们参加春季高考,而且还以不退补习费、考不上回来再补习要多收取费用等理由阻止学生参加春考。

  据了解,今年内蒙古共有17107人报名参加本次春季高考,比上年猛增6491人,对于那些想实现大学梦想的学子来说,春季高考确有一定的吸引力。

  但是,在一些学生和老师的眼里,春季高考远远没有夏季高考身上的光环夺目。可以看出,作为新生事物,春季高考的社会关注度明显低于夏季高考。一方面,春考招生的院校稀少,且几乎全为非重点;另一方面,考生都是往届毕业生,有些考生明显存在着心理阴影。一位考生说,一些同学看到其他的人不报考,自己也放弃了。

  对此,自治区教育部门的一些官员认为,去年顺利试行春季高考,较深的体会是首先春季高考为内蒙古考生参加高考、实现大学梦想多提供了一次机会,去年有3838名考生通过春考升入了大学,且近一半被北京市的12所高校录取,这是广大考生从春季高考中得到的最实在的利益。

  其次,春季招生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宽松的环境,并推进了自治区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改革进程,春季招生取得了成功经验并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第三,作为新生事物,春季高考需要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规定和操作办法,特别是需要在社会上大力宣传,以使全社会对春季高考加深了解,摒弃偏见,共同努力深化高考制度改革,推进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山东取消应届生高考加分政策
· 北京高考首次使用"3+X" 录取比率70%
· 山东:高考艺术类招生政策有变
· 今年全国普通高校计划招生275万人
· 广东高考体育专业招生有新规
· 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建议改革高校招生录取办法
· 上海:艺术类高考咨询者多
· 《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不会影响高考语文考试
· 上海:社会“复读生”加剧高考竞争
· 高分落榜现象有望缓解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