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2月14日电(记者李嘉何丰伦)“这两年来,影响大学生就业选择的决定因素主要有2个,个人的发展前途、福利待遇。”在日前举行的广西“大学毕业生招聘会”上,桂林电子工业学院教师蒋霞对记者说。
调查表明,企业的“发展前景”和“施展才干的机会”成为毕业生就业考虑的首要因素,“薪酬福利”则被排在了第三位。
“给我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
在不少大学生的观念中,现在真正有潜力的产业都是“黑发人”的产业,像证券业、IT业、金融等等,这些行业的发展潜力、国际化趋势、培训机会对他们来说有着更强的吸引力。
刚刚与一家软件公司签约的曾铮毕业于广西大学自动化专业。他说,“作为新经济的火车头,尽管IT行业现在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我还是非常看好它的发展潜力和勃勃生机——它会给我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
与一家新闻媒体签约的唐志似乎胃口更大一些:“我把成功目标设定在35岁前。这个行业不一定给我带来很多金钱,但它为我提供的成功机会和挑战性都不小。”
被同伴称为“理想主义者”的广西师范大学历史专业研究生史志刚说:“专业决定了我的选择,曾经有过外企向我伸过‘橄榄枝’,但我觉得留在校园里会离自己的梦想近一点。”
记者从用人单位了解到,在回答“刚进入企业,您最想成为哪种人员”的答案中,大部分学生期望第一份工作具有技术性强、能够充分发挥智力和优势。柳州一家上市企业的负责人说:“最需要锻炼大学生基本职业技能的岗位却很少被人提及,这与学生就业后的现实情况很不符合。”
适宜岗位+突出能力=高收入
虽然钱不是大学生选择单位的唯一因素,但是收入水平的高低仍然是择业的重要参数。一些大学生眼中的“价值方程式”就是:岗位+能力=高收入。
湖南大学的小波说的话很有代表性,他说:“我们毕业后必须从薪水中拿出一些作为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基金,还要赡养父母,而且还希望继续深造,这些都需要较好的经济基础作为后盾。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找工作当然首先要看单位的效益。”
毕业于外语系的小葳谈到影响自己就业的决定因素时,显得比较激动:“大学生就业本来就是双向选择,而选择的内容是什么?我想工资、待遇是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市场经济衡量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很大程度上在于收入的高低。”
持与小波、小葳同样观点的学生们不占少数,广西民族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韦德宗对此表示忧虑:“如果大学生的就业就盯住“薪水”不放,似乎有些短视。大多数大学生希望能在30多岁就功成名就,而社会上的观念中,收入的高低就是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但除此而外,对工作是否有兴趣,工作是否适合你,以及以何种手段获得财富,是不是在考虑之列?一些受过良好教育有着不错工作的年轻人却最终犯罪的‘26岁现象’,是不是应该引起大家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