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广州5月28日电
今天,中山大学研究生院正式公布了以专业特优而破格录取的博士研究生名单。在今年29名申请破格录取的考生中,被录取的只有11位,其余18人落选。
今年破格录取博士生,除了正常的学院招生领导小组的专家讨论、评议意见外,还有一道在国内博士研究生录取工作中鲜见的屏障——对申请者的公示制度。
为弥补以考试成绩作为入学资格惟一衡量标准所存在的不足,长期以来中山大学实行破格录取个别博士研究生的制度:初试外语成绩达不到要求,但专业能力和学术水平突出,在国内外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的第一作者;部省级以上科研成果一、二等奖获得者或部省级以上在研项目主持人,并显示出较好培养前途的,由导师提出,经该校3名本专业教授推荐,可以进行破格复试录取。
该校研究生院副院长徐俊忠介绍说,破格录取的初衷是弥补“一考定生死”的不足,但由于缺乏具体可操作性,实施中慢慢就走了样,有些破格录取变成“降格以求”。
一些教授反映说,所谓“走了样”,就是一些并无特殊才能、也无从事科研工作的心智而只想混张博士文凭的人,通过关系搞来一些华而不实的推荐信,利用专业上的不相通来遮住招生决策人员的视线,假借“破格录取”的路子成为了博士研究生。
为严肃学术空气,中山大学对在2000年博士生入学考试中作弊的一位考生进行了严肃处理。此后,为了从根本上铲除学术腐败滋生的土壤,防止那些既无特殊才能、更无科学追求的人通过个别关系混进博士殿堂,中山大学研究生院决定对申请破格录取的考生实行公示制度,将申请破格录取者的姓名、报考专业、入学考试成绩、主要学术科研成果、推荐专家的姓名及推荐意见等,张贴到校园的公告栏、在网络上发布并下发到报考人员所在单位,接受社会的评议、监督。
据介绍,这一制度实行后,到了5月份,中山大学的公告栏前就挤满了人,研究生院的网页上贴满了人们对申请破格录取者的评议和反映。研究生院则根据来自各方面的意见,一一核实查对。
中大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人们的评议意见成了招生领导小组成员讨论、评议每一位申请者的主要依据之一,成了破格招生工作中区分良莠的一道屏障。
对于公示制度的效果,徐俊忠说,“起码净化了中大的学术风气,招生工作也好做多了”。
他说,实施公示制度后,由于申请人相关资料全部公开,接受社会的监督和投诉,一些意欲弄虚作假、滥竽充数者退缩了。资料显示,2001年中山大学申请博士研究生破格录取的有45人,今年下降到29人。最后破格录取者也逐年减少,2001年是15人,今年只有11人。
招生办的人更有感触。他们说,“往年每到博士生录取阶段,来自方方面面的条子和电话让我们不胜其烦,现在清静多了”。
让人想不到的是,公示制度同时也改变了一些教授。在专家的推荐意见中,以往大都是些“很有学术前途”、“是学术新秀”等溢美之辞,现在则普遍以“根据本人提供的材料和信息可知”、“对其了解仅局限于上述材料”、“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并不代表其全部能力”等客观的陈述或说明。一些希望通过推荐被破格录取的考生甚至感叹:“现在找导师写意见比往年难多了。”
对破格录取博士研究生实行公示制度,只是中山大学通过严抓研究生入学质量关,从根子上铲除学术腐败的一个侧面。为了尽量减少不可能用心读书的人混进学术队伍,近年来,中山大学还主动降低了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人数,将空出来的指标用于招收全日制博士生,使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人数占博士研究生总数的比例,从2001年的46%下降到目前的30%。同时规定除非普通高校教师和中科院系统的专职科研人员,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一律只能报考委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