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老师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一名管理人员,自去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挂牌成立以后,她的工作状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天都忙得不亦乐乎。虽然忙,可包括牛老师在内的中科院研究生院的全体教职员工都感觉很充实,干劲十足。这与两年前笔者来这里采访时大不一样。因为现在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已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那个只负责给北京地区一年级硕士生上基础课的培训部,全新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整合了中国科学院的教育资源、科技资源和智力资源,建立了新型的办学模式和管理体制,由设在北京的本部、分处各地的研究生教育基地及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构成,负责中科院研究生的统一招生、统一教育管理、统一学位授予,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研究生院。
建立新型办学模式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拥有强大的教学和科研实力。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是国内成立最早的研究生院。1951年,中国科学院和教育部联合招收研究生,1955年国务院正式批准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暂行条例》,这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建立的标志。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科学院成立了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即现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前身。20多年来,中科院研究生院已经培养了6万余名硕士、博士研究生。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研究生院。研究生院现有在读研究生18000余名,其中博士生8500余名。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是国内综合实力最强的研究生院。中科院研究生院拥有广泛的学科领域和学科优势。在我国现有的12个学科门类中,中科院研究生院拥有7个学科门类。现有12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0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其中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3个;另外还有1个软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覆盖了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的大部分领域。中国科学院在理学、工学领域都有明显的学科优势,并且拥有先进的科学条件和处于国际前沿的研究项目。
研究生院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在研究生院各培养单位,有300位两院院士、2000名博士生导师、4500名教授和研究员参与研究生的培养和指导;授课教师全部实行岗位聘任,目前共聘任教授1195名(其中院士132名),副教授277名。
全新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还明确了办学目标:把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亚洲一流、世界知名的研究生院。
全新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挂牌成立一年多来,一流品牌的社会效应已初步显现出来。最近,在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主持的2002年中国研究生院排行榜中,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理学和工学都名列第一。然而,研究生院的领导和教师并不是很看重这个结果,他们思考的是怎样踏实地走好每一步,尽快地实现“亚洲一流、世界知名”的办学目标。
聘请名家推进新学科建设
在明确的办学目标指引下,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在管理、教学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改革和探索,从去年5月正式挂牌到现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研究生院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很大进展,特别是在学科建设上,成效显著。
一年多来,中科院研究生院整合中国科学院系统内部的教育资源,联合社会资源,组建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先后成立了管理、信息科学与工程、人文和地球科学等几个学院。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为更好地推动学科发展,研究生院特地邀请了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担任学科领头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出任管理学院院长,原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郑必坚出任人文学院院长,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出任地球科学学院院长,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兼国家航天局局长栾恩杰出任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高文说,聘请这些名人来担任院长绝不是想炒作,主要考虑的是如何更好地推进学科建设。他进一步解释,中国科学院本身科研力量很雄厚,但教育单位的学科建设有其自身的规律,学科建设需要站得比较高的人来总结学科发展规律、规划未来发展方向。这几位院长不仅正在或曾经担任重要的领导职务,而且他们都是相关学科领域的资深专家,聘请他们当院长,主要是请他们根据自己在学科领域内的经验和影响力,领导学科建设、规划学科体系。“科学院的资源就好比各种营养物质,只有搭配合理才能既满足身体需要,又有利于健康,有经验的厨师就能够根据不同人的需要来安排菜谱,我们就是想请这几位院长给我们的学生设计一个菜谱。”
据了解,这几位院长都非常重视这项工作,都为各学院的建设提出了目标,绝非挂个虚名。像管理学院就已经提出了一个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国内领先的研究型管理学院的目标和规划。徐冠华院长明确要求要把地球科学学院办成我国地球科学领域的黄埔军校,培养国际一流的地球科学人才,并提出了具体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加强地球系统科学方面基本能力的教育和训练,首先要加强数学能力的训练;加强跨学科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加强野外基本技能和工作能力的训练,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