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人际交往受挫 大一新生意欲退学
2002-11-19    记者 彭冰

字体大小:

  一个多月前,在长春某重点高校念热门专业的大一学生小蕾(化名)几次找到老师要求退学。“小蕾写得一手好文章,还弹得一手好钢琴。入校不久,她就因文笔出众,被校内文学团体破格吸收为会员。”小蕾的老师告诉记者,听说她要退学,大家都很吃惊。

  小蕾要退学的理由主要有两个:一,自己是自费生,要花10多万元的学费,父母负担太重;二,同学们瞧不起她,总在背后议论她,以至于她感觉“大家都挺虚伪的,一回到寝室,就胸口发闷”,甚至觉得“活着没意思”。据小蕾的父亲讲,家里并不缺钱,供孩子读自费根本不成问题。老师们也描述说,“当小蕾讲到第二点时,就变得烦躁不安,最后竟然泪流满面”。

  由此,老师们认为,在大学人际交往中感到不适,甚至产生深深的受挫感,才是小蕾想退学的根本原因。“其实,不光是小蕾,很多大学新生面对全新的人际环境,都会感觉比较迷茫,退学,只是一种较为极端的反应。”老师说。

  像小蕾这样的情况确实比较少见,但记者发现,尽管开学已有两个多月,“人际交往不畅”仍然是困扰许多大学新生的重要问题。

  对此,东北师大心理辅导中心的魏仪梅老师分析说,远离父母的孤独、陌生的环境,使大一新生对“人际交往”产生前所未有的渴求;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朝夕相处的寝室室友、不同年级的老乡、不同院系学生组织的校内团体,使大学新生的人际交往环境一下子变得复杂多样;与此同时,分数已不再是惟一的追求目标,学生们思考的内容更为丰富,对人际交往中的细节也更为在意;几个因素迭加起来,使人际交往引发的心理不适在大一新生中表现得特别明显。

  采访中,记者看到一位笔名SUSAN的师范院校大一学生写给心理辅导员的一封信。信上说:“我感觉很孤独。今天下午在寝室,室友们聊天的聊天,学习的学习,惟独我既学不进去,又融不到她们中去。我的上铺是个南方人,地方口音很重,寝室里又没有老乡,可是总有人和她讲话,为什么?我有那么孤僻吗?有那么高傲吗?其实也不是,好多次我都想给身边的每个人一个微笑,想向每个人表示我的友好,并成为他们的朋友,可是我做不到!为什么这么难?”一位来自哈尔滨的学生向记者抱怨:“我神经衰弱,睡眠不好。晚上寝室熄灯后,室友们不住地高谈阔论。不参加,显得不合群,参加吧,第二天头昏脑胀,无精打采。几次抗议,毫无效果,真不知咋办才好。”另一位女孩则气愤地说:“有些同学,在家里当惯了大小姐,到了学校,还对人发号施令,呼来喝去。一想到还要和这类人相处4年,就头疼。”

  不少高校的学生处老师反映,近年来,大学新生的“人际交往”问题正变得越来越突出。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现象?老师们分析说,一是近两年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属“自我中心型”,凡事都想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不顾及他人感受,缺乏包容心。二是,在这个崇尚“吸引眼球”的时代,学生们往往过分关注自己的形象,总觉得自己一举一动都会引起旁人的注意,对别人的反应过于敏感。三是,不能理解他人的交友原则,找不准自己的位置,缺少真诚的沟通与交流,因而觉得别人虚伪,而这一点在今年的新生中表现尤为突出。

  大一新生渴望能够在校园中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不仅是一种求得他人认可的心理诉求,而且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其大学生活的质量。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学生邢晓曼也告诉记者,“光埋头学习肯定不行,没有一定的人际交往,很多有用的信息就得不到。”据上海市教委日前的一份调查显示,该市各高校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约占大学生总数的10%,其中,21%的大学生感到“人际交往”有困难。正因如此,深入了解人际交往艺术、迅速掌握各种交往技巧成为大学生的迫切需要。

  据了解,长春的一些高校针对新生的这一问题,开展了心理辅导与疏导活动,最近东北师范大学搞的“象牙塔中的黄金法则”系列讲座与咨询活动,就很有吸引力,令“象牙塔中的黄金法则”风靡高校校园。据悉,这一概念来源于一本书,专门论述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原则与技巧。长春工大一位姓徐的同学认为,“象牙塔中的黄金法则”其实有两个,一个是教人如何取得好成绩,另一个是教人如何交更多的朋友。“然而,目前大家更关心的还是后一个,因为,掌握交际技巧,并能如鱼得水地灵活运用它,对于习惯了埋头读书的大学生来说,更不容易。”

  教育心理学专家说,在不知该怎样去交往或交往失败后,大学生往往变得性格孤僻、少言寡语,对人际关系敏感,对人有敌意,有偏执、多疑、自闭倾向,甚至感到无助、绝望。这一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就可能转化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并且影响到学生的一生。几所高校学生处的老师也感觉到,人际交往受挫的学生往往不爱参加集体活动,遇事表现得烦躁、偏执,甚至以流浪者、边缘人的心态对待生活。因此,加强人际关系课程的建设,引导大学生进行健康、顺利的人际交往,已成为一个必须予以更多关注的课题。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中国加强对高校学生登山活动的组织管理
· 广东:男大学生均列入征兵之列
· 47名武大学生作弊被退学或开除
· 大专辩论会辩手为知情权打官司
· 西安交大学子出走一年无音讯 父母盼儿回
· 大学招飞凸现国防教育弱项
· 2002年“博士服务团”奔赴西部
· 大学新生报到新时尚:爹妈陪着电脑带着
· 上海:校园出现“大五、大六”生
· 高校校园一些现象令人堪忧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