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下半年,校园DV的发展如雨后春笋。对此,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日前提出了将给予管理和引导的设想。而希望自由地用DV记录成长、获得话语权的大学生们,却希望校方的管理应以一种鼓励、支持的方式介入。
西安交大自今年7月免费首映号称西部高校第一部反映大学生的DV作品《那年夏天》(本报7月9日曾作报道)后,各种自编自导自演的DV作品不断涌现,如《我的黄金时代》等作品通过互联网在全国大学生中广为流传。不仅如此,学生还成立了自己的DV俱乐部、举办DV大赛、创办DV网站。
西安交大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康文华告诉记者,按照我国的有关规定,影视音像作品要经过宣传部门严格的审查程序后才能公映。但对于DV这样一个新生事物,目前还没有可供参照的管理办法。而DV在当今大学校园中十分流行,大多通过进行传播,影响范围广、随意性大。同时,个别作品还流露出一种灰色、彷徨甚至颓废的沉重气息。作为学校的宣传部门,必须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引导。
但到底要不要引导,怎样引导,大学生却有不同的看法。
一位刚刚完成一部DV的学生说,DV本来就是一个很私人化、自由度很大的东西,它之所以能够吸引大学生,成为许多年轻人的一种时尚,就在于青年学生能用这种方式拍自己、拍身边的事和人、拍对社会的看法和理解,拍一切自己想拍的东西。因此,不希望有关部门介入。
另一位在DV网站工作的学生则认为,大学生做DV很不容易,缺资金、缺技术、缺器材,惟一富有的是满腔热情和对理想的执著。校方要允许青年人的创新和前卫,不能看到有点所谓的出格就立即封堵,这样会挫伤大家的积极性,甚至会引起逆反心理。如果要管理,管理部门也要提高办事效率,不能一个剧本就审查半个月,人为地制造障碍。
一位DV俱乐部的学生则从DV本身的发展谈了自己的看法:当前,DV在大学生中的发展尽管很快,但真正能够称得上精品的却屈指可数。大多数作品仅仅流于对现实生活的一种重复再现,他们自觉不自觉地沿用了那些熟悉的传统教化方式来做片子,很在意表达出什么,而这对于纪录片而言,是很要命的。同时,大学生DV在拍摄技巧、镜头处理、音乐旁白等方面还显得很不成熟。当然,这对于刚刚起步的大学生DV也许要求苛刻了些,但也只有这样才是大学生自己的、自由的DV,它在大学校园才能有长久的生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