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大学生就业难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尤其不可思议的是把原因归结为高校扩招。造成这种认识的原因有很多,但传统的对高校功能定位的固化则需要重新认识。
过去,我国高等教育一直是一种身份性的教育,大学生毕业后是国家干部、城市户口,国家包分配。这种“身份”的概念深深地烙印于人们思想深处,并形成了传统的思维定势:大学生就业就应该是国家的事,就应该是教育部门的事。随着计划经济色彩的逐渐淡化,大学生就业由分配工作的“派遣证”改成了“报到证”。虽然这只是一个凭证的更改,其意义却十分深远。据业内人士称:这一改革标志着高等教育功能定位的重大变化,高等教育不再是一种身份性教育,而是一种学历证明性的教育,对高等教育一系列的改革将产生重大影响。
由“派遣证”改为“报到证”,大学生就业真正走向了“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找工作更多的是大学生在就业市场的自主行为,高等教育提供给学生的只是一种拥有知识与能力的证明。由此,我们应该改变一个认识误区,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能局限于只是教育部门的问题。
据报载,大学生目前在我国远未达到过剩的程度,就是说,大学生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可以说,高校扩招在就业问题上没有任何可指责之处,相反,我们应该在大学生就业机制、大学生就业观念等方面多做一些工作,多思考一些问题。
“另类”思考大学生就业问题意在指出,我们在谈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时,应该明确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大学作为一种就业预备教育,大学生毕业后不一定也不可能立即就找到工作。找不到工作,不能完全归咎于学校或教育部门。学校尽可能为学生拓宽就业渠道是份内的事,但学校让学生学到大学应该掌握的知识与能力则更是最重要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