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好工作!这是每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最迫切的心愿。从每年9月份开始,大学生们就开始秣马厉兵,豪情满怀地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准备迎接用人单位的考验。网络科技的发展丰富了大学生的就业机会和就业途径,网上求职以其快捷方便越来越受大学生青睐,使许多大学生如愿以偿找到称心的工作,但茫茫网海无音信和网上受骗事件也屡有发生。考研和找工作似乎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然而随着高校连年扩招,大学生和硕士生的比例不断上升,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了。常常听到这样的感慨:哎!工作不好找,考研吧!而也有考上研究生的人无奈地说:找不到好工作,只有读研了。看来,考研和找到好工作不无相关。谈到找工作的经历,有的大学生踌躇满志,有的则黯然神伤。大学生求职之路真是喜忧参半。
1.网上求职火起来
方兴未艾的“网聘”
找工作?上网!仅在一年前,网上求职对大学生来说还是很遥远的事,如今,网上求职已在大学校园里崭露头角,受到越来越多高校毕业生的青睐,成为大学生毕业求职的一条“新干线”。
12月2日,准备参加研究生考试的张威在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上填了一份网上求职表,更多的学生则是从9月份开学就把简历“贴”在网上了,而对于那些不考研一心一意找工作的学生来说,从各种人才网站上寻找招聘信息早已成为每天的“保留节目”。今年,像张威这样提早在网上求职的同学不在少数。小张说:“大三开始,同学们就进入了毕业实习期,大四找工作是很普遍的事。如果能抢在别人前面到自己喜欢的单位实习或上班,应该是件幸事。而网上求职是目前很时髦的一种求职渠道。”
“鼠标轻轻一点,就可以搜索到符合自己要求的职位,这是任何传统方式都无法比拟的。”网易公司职员王晓容在谈到网络求职时满脸笑容。他说,去年毕业时,几乎没去过什么人才招聘会,只是在网上登录了自己的求职简历和意向。不多久,公司打来电话要求面试,双方都很满意就顺利签约。“可能因为当时网络公司发展非常迅速,我赶上了一个好时机。”
现在的大学生十分喜欢网络招聘这种形式,他们认为:网络不受时间限制,哪怕是晚上10时下课,也可以舒舒服服地上网查看招聘信息,再也不用担心漏看哪一条信息了。网上求职与传统的“赶会”相比,查询方便、信息量大,不受时空限制,还可展露一下自己的才华,何乐而不为呢?据了解,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http://www.bjbys.net.cn)改版一月来,日访问量5000余次,目前,已经有5万毕业生在网上登记注册,注册的单位有3968家。
在采访中,笔者发现用人单位也欢迎网上选人。北京建工集团人事处副处长刘冰直言不讳地说:“如果网上招聘能推广开来的话,我们就不用在全国东跑西颠地开高校招聘会了。”
网上求职并非“万能药”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和毕业生就业市场的逐步建立,求职面窄、择业效率低、信息量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因而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或许就是解决这个难点的最佳方式。
今年应届毕业生中大约有80%以上都在网上投递了简历。然而,据某名牌高校调查发现:毕业生中通过网络达成就业意向的不到1%。因此,网上求职并非是“万能药”。
一些网站搞网上求职,如新浪、搜狐等,但都不能解决供需双方直接交流的问题。令人不安的是,网络招聘广告的真实性也欠佳。特别是小型网站,信息量明显匮乏。他们的招聘信息都是从大网站上下载的,虽然招聘信息内容没错,但网站在完成下载、处理、制作等程序后,绝大部分已经过时无效。大型公司在发布招聘信息时,往往一次性招聘很多类型的人才。一些人才网站此时却充当了“筛子”的作用,只发布其中一部分职位,使不少网络求职者在浏览时错过了自己理想的职位。还有一些人才网站发布招聘信息时,将招聘单位的地址、电话、E-mail都撤换掉,致使求职过程多了一道关卡,不少求职信件不能寄到招聘单位,耽误了求职者的宝贵时间。
有统计表明,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每周要接收500至1000份新简历。面对如此多的简历,人力资源管理者通常是匆匆浏览一遍后就将其中的80%删除了,一般浏览每份简历的时间不超过半分钟。要让公司在半分钟内通过一份E-mail对你产生兴趣,其难度与用人单位直接见面相比有过之无不及,况且由于应聘者发送简历的格式不对(例如将简历附在E-mail之后),常常是在公司阅读之前,简历就被电子筛选器屏蔽掉了。Common Good最近的网上招聘实验表明,差不多75%在网上找工作的人都经历过失败,40%的人承认已经彻底失败。
走出网上求职的误区
网上求职除了广种薄收,效率不高之外,目前,大学生上网求职还存在误区。一些人认为网上求职就是“做主页”,只要在网上公布了个人资料、联系方法,自然会有“伯乐”找上门来。实际上,网上的信息多如牛毛,并没有多少人会留意你的主页,最好的办法是主动出击,通过打电话、发E-mail等方式直接同中意的公司联系。切忌把所有的“蛋”都放在网络这同一个篮子里,应该利用各种渠道“广种薄收”。
还有的同学把自己的所有资料,如家庭电话、家庭住址、社会关系等如实搬上网页,这很容易被一些存心不良者利用。前不久,北京科技大学一女生寝室,就经常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电话,半夜都有人打电话来找一位魏姓女同学,与她聊一些无聊透顶的话。后来她才知道,原来她在网上做了个人主页,把寝室电话号码公布上去了。
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小金在网上看到一则招聘翻译的信息,她按对方提供的邮箱发去一封应聘信,很快就有了回音。对方说先要“试用”,就是通过网络将外文资料发到小金的邮箱,由小金翻译完后再发回去,“试用”一个月后,如表现好马上高薪聘用。一个月过去了,当小金问及能否录用时,对方在网络上一下子消失了。这时,小金才明白,她给人白干了!
还有一位大学经济系女学生,按照一家公司要求寄去个人资料后,很快就得到答复,说她的条件很合适,但需要进行职业培训,要求购买该公司的培训教材。她寄去50元钱后,就再也没有下文了。她想投诉这家公司,但既没看到这家公司的营业执照,又不知道公司地址,实在不知道怎么将其诉诸法律。
中国招聘网咨询专家强调,由于部分大学生缺乏劳动法律知识,造成了现今劳动争议案逐年高速增长。他提醒毕业生在网上找到合适的工作后,应依法建立起劳动关系,并用法律与合约来调整、维系公司雇员之间的劳动关系,从而有效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考研热起来
你为什么考研
考研热起来是因为这几年大学生就业难,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而不得已的选择,客观上顺应了知识迅速更新的现实,这是正常和有益的。但也有着令人堪忧的一面。越来越多的人只把考研当成一个跳板,仅仅为了求职。有好工作谁还考研?同事的侄子同时参加了考研和公务员的考试,偶然聊起来,大家一致认为公务员考上了,就没必要去上研究生。考研根本就是为了从差单位到好单位,从小地方到大城市。如果真的想学东西,还不如直接拿钱进修,集中精力想学什么直接学,省的浪费更多的时间花在公共课上。
考研者的尴尬地位
笔者近日从北京一些高校中了解到,很大比例的企业对准备考研的学生“另眼相看”,考研成了一些学生求职的障碍。
小杜是北京师范大学应届毕业生,来自云南,家里条件不好,但是寝室六个中的五个都在考,他也只能瞒着家里偷偷交了不菲的报考费。他知道自己考研没戏,所以只要有大型招聘会,他每场必去。12月中旬,他去北京某重点中学应聘,面试和试讲都很成功。可他还是被学校拒绝了,原因是学校担心他被录用后,会再考研而不能踏实工作。同样的经历,小杜还遇到过一次。那是与山东一所地方师专联系,对方在电话中询问他是否考研了,“考了”的回答使他马上失去了机会。小杜说当初家里经济条件和本人都不大愿意考研的,只是想早点工作挣点钱,没想到弄成今天这样尴尬的局面。
落榜者的待遇
考研生一旦落榜更难找工作,他们即便能签约,也很难找到理想职位。在应届大学生眼中,研究生分数线公布之日尤如一道分水岭,过了研究生复试线下达之日,招聘单位就去了大半了,在此之前找工作感觉上尚有“学生挑单位”,尔后就是“单位挑学生”了。他们认为,到了那个关头还没找着工作的学生,会让人感觉是“挑剩下的”,没多少资本可用来与用人单位谈条件。于是乎,每年四、五月份成了大学生签约的又一个高峰期,许多考研的学生由于没有复试的机会,匆匆忙忙到处投简历求职。北京科技大学98级大学生小朱的工作是10月份才定好的。她说,4月份知道考研没戏之后,心里就没底,生怕找不着工作,在后来的面试时都觉得底气不足。据了解,相当一部分考研落榜的应届毕业生有这种感觉。一些学生眼看同学们一个个都签约了,原本非大企业不签、非高薪不签的决心也渐渐动摇。其实一些考研的学生还是相当优异的,采访中,一家信息公司人事部赵经理表示,考研落榜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能力超群,对用人单位的吸引力很大。他们往往是学习成绩优异,考研又因为单科(如政治)差少许落榜。他们在工作岗位一般很有进取心。
考研是一个出路吗
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应届生因为考研而难找工作并不是个别现象,不少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都询问应聘者,“今年考研了吗?”“三年内打算考研吗?”一类的问题。但当笔者采访这些单位时,他们的话都说得很婉转,“人才是社会的,我们鼓励员工考研,但他们必须认真地完成本职工作。”
考研一族中优秀人才的确不少,但企业却敬而远之。一家企业的招聘负责人道出其中原委:他们去年与5个考研生达成了意向,但这些学生并未告诉企业自己正准备考研,结果企业通知他们签约时,其中3个已经考研成功,企业又不得不再耗费精力重新招人。为此,今年在招聘的时候,他们一定要问清楚应聘者是否考研。虽说考上研究生《就业协议》算自动失效,但实际上许多用人单位都不愿招收报考研究生的应届毕业生。北京市某制药公司人事部的黄经理说,我们公司计划都是去年年底做好了的,我们总不能为一两个人再去人才市场招聘吧,所以我们尽量不要报考研究生的学生。因此这逼得一些心里没底或想“安全着陆”的大学生在面试时一再声称没有考研,或且干脆与用人单位立下“军令状”,到头来,毕业生违约率扶摇直上。这也许是一些用人单位一再感慨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不像话的一个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