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高校办学不能完全被市场牵着鼻子走
2003-04-18    晏扬

字体大小:

   今年,广东省将首次建立“三个适度挂钩”的高校运行管理机制,其中把就业率作为高校专业设置的重要参考指标。这“三个适度挂钩”是指:将就业工作与高校的事业发展适度挂钩,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好坏,将作为高校扩大规模、增加经费等的重要参考指标;将就业工作与专业设置适度挂钩,对于那些毕业生就业率过低的专业,将根据情况减少招生数量,直至停止招生;将就业工作与高校水平评估适度挂钩,把毕业生就业率作为衡量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中国青年报》4月15日)

   显然,“三个适度挂钩”政策的出台,对于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对于高校办学方向和专业设置的调整,也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然而笔者认为,对于这“三个适度挂钩”,还需要辩证地看待。

   这里的关键,是如何准确地理解“适度”,以及各高校在具体办学过程中如何把握好“适度”。笔者甚为担心的是,当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好坏,与其今后办学规模大小、办学经费多少挂钩时,当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关系到其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评价时,一些高校会不会因此把眼睛盯在“就业率”这一项指标上,或者过分看重“就业率”而完全被就业市场牵着鼻子走。

   高等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高等教育除了要培养人才之外,还承担着传播文明、传承文化的责任;高等教育除了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与市场“适销对路”的人才之外,还要站在社会长远发展的高度,注重基础学科的教育和研究。这些基础学科的毕业生,短时期内也许不受就业市场青睐,但是基础学科的教育和研究,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对于保持各门学科的发展后劲也极为重要。像历史、考古、人类学、地理研究等冷门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度可能比较大,但是这些学科所体现的人文精神不仅是大学教育必不可少的,也是任何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所必需的。我们显然不能因为这些学科毕业生就业率低,就把这些民族文化赖以生存的基础学科淘汰掉。

   实际上,市场经济的价值导向对于大学教育的影响既有利也有弊。它在促进教育与社会(市场)密切结合的同时,也会使得大学教育趋于工具化、功利化。这就要求各高校在调整办学方向和专业设置时,既要面向社会,又要面向未来,既要与市场需求挂钩,又要超脱于市场之上。对于应用学科,可以将毕业生的“就业率”作为招生规模和资金投入的重要参考指标,而对于基础学科和长线专业,则不宜过分看重就业率,不能完全围绕着就业市场打转。

   值得注意的是,就业市场是瞬息万变的,而人才培养和高校专业设置,则不宜、也不可能变化得过于频繁。换句话说,高校专业设置的调整速度永远跟不上市场变化的速度。如果高校办学一味跟随市场,必将导致各高校办学方向和专业调整上的“一窝蜂”,造成高等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譬如,经济管理及其相关专业的人才曾一度供不应求,于是各高校竞相设置这方面的专业,扩大招生规模,其结果是经济管理方面的人才很快就出现过剩,已经很难在就业市场上找到理想的工作。再譬如,数学专业的毕业生曾一度很难就业,于是各高校纷纷削减招生数量,而现在数学人才在就业市场上却极受欢迎,甚至呈现“一才难求”之势。类似的情况,在改革开放以后的人才培养领域屡见不鲜,这就是高校办学一味追逐市场所引发的后遗症,是功利化教育带来的不良后果。

   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教育者,非为以往,非为现在,而专为未来。”这句话值得我们深思。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华中科大新规:男生随意进女寝无缘奖学金
· 中国海洋大学首届国防生与海军签约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16年办学的启示
· 上海检查学校医务室 竟发现35年前失效药品
· 北师大与百年中国高等师范教育
· 吃大学的骗子有多少
· 北师大百年华诞之际实施战略性重大转型
· 北京:高校大排档不能再承包
· 杨正午提出党政干部都要做高校思政工作
· 地方高校学生收费应否因“地”而异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