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北京等地非典型肺炎疫情突然蔓延,引起高校部分学生的紧张和恐慌,少数学生匆忙离校回家。对大学生离校回家问题,大学生曾经展开激烈讨论。反对离校的同学认为“回家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可能传播病毒,造成更大范围的疫区”。有人甚至提出了更尖锐的批评。社会上对大学生离校回家也有一些议论。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北京部分高校负责人,他们一致表示:对离校学生要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引导,多一些关爱。
多一些理解:特殊时期,特殊情况,对学生离校行为要作具体分析
在记者采访中,这些高校负责人表示,非典型肺炎的暴发,不但对学生,而且对学校、对社会来说,都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一场前所未有的考验。对于学生的离校行为,要从当时的特殊背景实事求是地加以分析和认识,不能简单地看待和对待。
高校负责人谈道,大家对北京等地疫情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对高校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非典型肺炎的认识,都有一个逐步清晰的过程。考虑到当时那样一种特殊情况,少数学生匆忙作出离校回家的选择是可以理解的。北京林业大学党委书记胡汉斌说:“学生离校的原因,主要是对‘非典’的恐慌。在非常时期面对非常事件,社会阅历不深的学生难免有些惊慌失措。对于他们离校回家,我们不赞成无限制上纲上线。”北方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李士群说,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情况,有的学校疫情较轻,有的学校疫情较重,对学生离校问题不能一概而论。中央财经大学党委书记李保仁也明确表示,对于在这一特殊时期已经离校回家的学生,学校理解,不会追究责任。他希望离校的学生,要本着对自己、家人、学校和社会负责的原则,安心在家休息和学习,听候学校通知。这既是对同学们本人负责,也是对全校师生和社会负责。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北京高校少数学生离校回家主要发生在4月20日前后。4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了《关于动员北京等地高等学校学生、农民工就地学习务工的通知》,明确要求北京等发病人数较多地区的高校要调整教学和学习方式,动员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对准备离校的学生要予以劝阻。北京各高校严格按照国务院办公厅通知要求,根据教育部防治“非典”工作领导小组的部署,进一步加强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全力做好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和校园管理。在校学生普遍认为,学校是最安全的。一些离校学生也纷纷表示要返校,与同学一起学习,一起抗击“非典”。
多一些引导:抗击“非典”是难得的磨砺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高校负责人普遍认为,在危难之际,广大青年学生表现出了高度的政治觉悟和社会责任感。如北京大学学生提出的“珍重自己,关爱他人;同舟共济,共渡难关”的口号,就表达了全国高校大学生的共同心声。同时,首都高校负责人也指出,当代大学生成长在我国经济社会大发展、人民生活大提高的改革开放新时期,大都没有经历过艰苦的磨难、灾害的威胁。在一些学生身上存在着缺磨砺,不成熟,欠理性的一面,要加以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在与非典型肺炎的斗争中更快地成长成熟起来。
不少高校负责人指出,我们每个人都要对自己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害面前的表现进行回顾、总结和反思。青年学生也是这样。要引导学生思考,在突发事件面前,处理好盲从和理性的关系,减少盲目性和从众心理,增强自觉意识和理性分析,处变不惊,做一个自觉的、理性的人;在突发事件面前,首先要想到他人,想到自己的行为会不会给他人、社会带来某种不便和危害,尊重社会公德,做一个自律的、负责任的人;在突发事件面前,处理好个人和组织的关系,相信组织的力量,集体的智慧,充分相信、依靠组织和集体,做一个有组织纪律性的人。
高校负责人特别指出,要在这次防治非典型肺炎的斗争中,着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生困难,自觉磨炼意志品质,做一个艰苦奋斗、知难而进、坚强和自信的人。中国农业大学校长陈章良说,灾难、困难也是考验。一点困难都不能面对,将来如何面对工作中生活中的挫折?他希望同学们要用科学的态度思考,不要因为一点困难就丧失勇气。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党委书记张保军说,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是坏事,但坏事可以变成好事。正如一首歌中所唱的那样,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从某种意义上说,经历“非典”,是对一个人意志品质的锻炼和磨砺,是人生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多一些关爱:重视关心所有学生的健康、学习、生活
高校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致强调,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以育人为本,把学生的安危、成长放在第一位。在当前这样一个特殊时期,要把所有学生,不管是在校学生,还是离校学生都纳入学校防治非典型肺炎总体工作中,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视野内。一些高校负责人谈道,目前,各高校对做好在校学生、被隔离学生和极个别确诊患“非典”学生的工作,做了精心策划,周密安排,成效十分显著。由于离校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如何更有针对性和有效地开展工作,是当前高校迫切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他们强调,要重视和关心离校学生的健康、学习、生活,让远离校园的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学校的温暖。
高校负责人表示,一定要关心离校学生的健康,及时了解和掌握他们的身体情况。通过家庭或当地政府有关部门,表达学校对他们的关心挂念之情。要求他们主动服从和配合当地防治非典型肺炎的工作安排,积极参与当地的防治工作。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陈文博、校长钟秉林告诉记者,离校学生的安危,离校学生的健康同样放在我们的心头,急在我们心头。我们时刻惦记着他们,挂念着他们。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闵维方、校长许智宏亲自给学生家长写信,希望家长督促离校回家的同学坚持锻炼,提高免疫力,与高校所在院系保持联系。
高校负责人表示,一定要关心离校学生的学习,通过网络等方式指导学生。离校学生由于匆忙离校,又分散在各地,学习上存在困难,一定要想办法关心和帮助他们。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程天权、校长纪宝成满怀深情地说,培养学生是学校的第一要务,是教师的天职。不论是在校还是离校,我们都希望学生一手抓防治“非典”,一手抓学习研究,特别是离校学生在家期间,更要抓紧宝贵时间,多读点书,多思考些问题,千万不能因“非典”而耽误了学业。据了解,许多高校对离校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请任课老师、班主任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把讲课教案、课程作业等传给学生。一些高校正在考虑他们返校后的补课问题。
高校负责人表示,一定要关心离校学生的实际困难,及时研究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中国农大党委书记瞿振元告诉记者,学校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互动性和反应迅速的特点,在学校新闻网、 BBS上刊载离校回家的部分学生在离开学校、离开集体和离开同学后的感受,使学生间、师生间保持通畅的联系,并通过网上舆论的介入和引导,形成团结友爱、相互支持的良好氛围,解决离校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
在采访中,北京高校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前,国家已明确将非典型肺炎列入《传染病防治法》的管理范围,国务院就高校防治非典型肺炎提出了具体要求,高校已经度过了紧张、恐慌阶段,校园学习、工作、生活秩序井然。大家相信,有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有前一段良好的工作基础和经验,高校广大党员干部、师生员工一定会更加信心百倍地投入到防治“非典”斗争中,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和科技优势,弘扬民族精神,依靠科技力量,和全国人民一道,心往一处想,劲住一处使,夺取抗击“非典”斗争的最后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