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厦门大学,铺开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建立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目标。这种以更加综合化和“通识化”的教育及更灵活的教学制度,激发学生个人潜能的发挥,为学生们营造一个以兴趣为内驱力、以就业为外推力的良好的成才环境。
让学生自己“当家”,真正从兴趣出发学习,使学生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成为“宽口径、厚基础”的“通才”,使他们对科技发展和社会变革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同时为他们的终生继续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体育课:悄悄变脸
体育课分必修和选修课。必修课在大学一年级的第一学期进行,包括理论、游泳和中长跑,选修课可以由学生选择,在大学的任一学期进行,分为田径、球类、武术、体操等,学生们还可以自己选择在晚上上课。更重要的是,体育课考核的方法也有相应的改革。在过去,游泳课的考试只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距离,才算是合格的;今后,只要能游完规定的距离,就算合格了。
悄悄“变脸”的体育课,最大变化是改变过去为培养体育人才的教学模式,而回归到“锻炼身体,健康身心”的目标。开学伊始让学生们兴奋的“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是一种素质锻炼,意在培养学生的毅力、团队精神及生存的本领和技能。今年春季厦大在6个院系进行课程试点,将在秋季新生入学时全面铺开,并参加教育部“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十五”重点课题的实验研究。同时,对于那些在体育上有专长或有此志向的学生,厦门大学则设立了体育俱乐部,那里是他们驰骋的竞技场。
“体育课”不再是部分学生畏惧的一个名词,同学们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范围;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乐学”的氛围中锤炼。
通识课:迈向“通才”
为了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学生的学习基础拓宽,通晓各学科基本方法和原理,厦门大学在学校和学院两级开设通识课程。在学校开设的通识课中,理科学生要上大学语文,文科学生要上高等数学,除此之外,学生们还要学习跨学科的基本课程。学院开设通识课程,以便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大类共同具有的重要原理、方法和思维方式,例如经济学院的学生要学习经济学的12门核心课程。
除了知识加宽、加深之外,在学生个体成长及素质形成所要达成的思维训练、能力培养、情感陶冶、态度养成等目标上,也有相应的课程。到了二三年级时,学生们可以选择自己的“专业规格”,即研究型、应用型、复合型等大类,大类下面有小类,不同的规格有不同组合课程供学生选择。不同的规格决定着学生今后就业方向,例如研究型,是为了今后考研、出国深造,它可再分为学科类和跨学科类;应用型的,是为了到某一行业就业的,它可再分为职业类(帮助学生到某一职业直接就业)和行业类(到某行业就业);复合型的,则为学生提供两种以上学科的背景和就业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
厦门大学鼓励学生文理交叉、理工交叉选课,多学科交叉培养人才,建立起适合学生个性发展同时适应科技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教学模式。目前厦门大学为本科生开设的课程为1900门,将来5年内,全校面向本科生所开的课程数将达到3000门以上。
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更开拓的专业视野,更多的科学和社会实践,自学、科研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学生们的个性和潜能得到极大的激励。根据自己的兴趣及需要选课,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安排;厦门大学每位学生的课程表,也没有完全相同的。多样化的课程设置为莘莘学子成为“宽口径、厚基础”的“通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专业:兴趣是好老师
一直以来,高考一锤定音,不仅决定报考的高校,也基本敲定学生的专业。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这无异于过早地把学生引入窄小的“胡同”。今年秋季起,厦门大学将按专业大类进行招生。也就是说,学生一、二年级甚至三年级,是不分专业的,而是以专业大类来培养的。学生们“先进大门再进小门”,根据不同学科门类的不同情况,到了二或三年级,学生再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专业。这样也就避免了学生们因入学前不了解情况盲目报志愿而造成的厌学情绪,而是以“厚基础”为特征进行培养,实现真正是以自己的兴趣来选择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