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个人应该承担一定的教育成本,研究生教育实行收费制是迟早的事
■研究生教育收费制要顺利实施,奖贷学金等配套措施必须全面跟进
■对于基础学科,教育主管部门应设专项经费提供少量全额奖学金,保证这类学科不因经费短缺而后继乏人
明年读研是否全部自费还是谜
2004年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公布了,招生宣传咨询活动也相继举办,“明年读研究生将取消公费名额,全面实行收费制”的说法又开始在考生中传播开来。在不少高校的BBS上,都有人发帖子询问:“明年究竟还有没有公费研究生?”而网友们的回答也莫衷一是。
其实,从1999年起,每年到这个时候,都会有“明年读研全部要自费”的消息传出,虽然每次都被证明是传闻,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社会心理对研究生教育实行收费有一定的预期。
不过,较之以往,这次流传的消息有了更为具体的内容:将在部分研究生院进行研究生教育全面收费试点,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和教育部等部门正在制订一套完整的、可操作的实施方案,目前该实施方案已经进入审批阶段。上述说法虽然并没有得到官方的证实,但在一些长期从事研究生教育的人士看来,也不全是无中生有。
今年1月21日—24日,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2003年工作会议在哈尔滨召开,这次会议就提出了研究生教育收费问题。9月13日—16日,院长联席会2003年年会又在兰州召开,据说,研究生教育收费也是这次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
据北京大学研招办主任生玉海介绍,对于研究生教育实行收费制,教育主管部门和各培养单位其实早就达成了共识,只不过存在一个时机选择问题,这一制度即便开始实施,也不是完全由学生自行缴费,它的提法应该是“培养成本分担”。他透露,有关文件已经起草完毕,正等待各部门会签,试点范围将包括全部研究生院单位,但什么时候开始推行很难确定。
对于这位研招办负责人透露的消息,国务院学位办公室的一位负责人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没有否认,他表示,研究生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个人应该承担一定的教育成本,研究生教育实行收费制是迟早的事,但现在还不好说具体从什么时候开始实施这一制度。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负责人高随祥认为,明年读研全部要自费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一来政策出台需要一个过程;二来大多数培养单位已经公布了2004年研究生招生简章和招生专业目录,而且2004年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招生的报名时间也已经临近,有些高校网上报名已经开始了,公布这项重大改革理应在招生季节到来之前。
但也有人认为,硕士研究生考试正式报名时间是11月中旬,在此之前,有关部门都有可能宣布实施这一改革试验。
北京几家研究生院的有关负责人都认为,研究生教育全面收费乃大势所趋,即便2004年招生不试行,预计大范围展开试点的时间也为时不远,这既是现实的需要,也是未来的要求。
公费自费双轨运行遭质疑
尽管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还没有正式确立,但目前大多数培养单位在研究生招生工作中都大量使用委托培养、自筹经费等方式收取学费,只不过收费对象还不是全体学生。
据北京大学研招办主任生玉海介绍,我国现行研究生招生有4种录取类别:计划内非定向、计划内定向、计划外委托培养、计划外自筹经费。国家计划招生由国家按招生指标下拨培养费,对纳入国家计划的学生免收学费并给予普通奖学金(即常说的生活补助金),委培生由委培单位出资(也有一些由个人出资),自费生及自筹经费生由个人出资或导师和个人出资。这种双轨运行模式是1985年开始实行的,此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实行的是单一的国家财政模式。现在所说的研究生教育收费问题,实际上是指是否全面收费问题。
这种公费自费双轨制模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培养经费问题,满足了社会需要,因此最初运行平稳。但随着自费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双轨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招办负责人高随祥介绍,培养单位制订研究生招生计划时一般有两个数字,一个是计划数,一个是规模数,前者是国家给的招生指标,也就是公费生的名额,后者是实际招生总量,规模数和计划数的差额就是自费生的名额。
近几年研究生扩招,不少培养单位计划数增加的幅度有限,主要是扩大了规模数。这样一来,有限的公费生名额就成为众多考生竞争的焦点,培养单位如何确定自费生和公费生、其标准是否公平公正就成为考生最关心的问题之一,甚至有时会引发尖锐的冲突。
一般来说,大部分培养单位是按照考试成绩排名确定公费和自费名额,这种方式虽然比较公平,但常常会让考生遭遇“一分值万金”的尴尬。某名牌大学新闻系研究生小国2001年考研时取得了363分的高分,可该校当年划定的公费分数线为364分,这一分之差就迫使小国必须缴纳3万元学费。小国曾想过放弃,3万元对其家庭来说是个巨大的负担;可真要因为钱的问题放弃已经到手的录取资格,以前所有的努力就会付之东流。小国说,还不如全都实行自费,那至少我在报考之前会先考虑读书的成本问题。
而部分培养单位划分公费生和自费生的办法让考生感到无可奈何。北方交通大学的小程2001年以优异成绩被北京某高校研究生院录取。但取得高分的他必须自筹两万多元学费才能读研,而成绩比他低许多的小李却是分文不交的公费生。因为该校是按照导师来平均分配公费生名额,一个导师只有一个公费名额,而小林的成绩在其导师门下弟子中位居第二,所以小林就成了自费生。“我觉得很委屈。”他说:“如果大家都交钱那我也心服口服,可是,成绩好要交钱,成绩不好不交钱,就太让人想不通了。”
此外,随着复试成绩在研究生录取中的权重加大,有些初试成绩排名在前的考生复试后被确定为自费生,心理上往往难以接受,对学校招考的公平和公正性心存质疑。2002年武汉某高校一考生初试成绩排在第二,但复试后被确定为自费生,结果跳楼自杀。
另一方面,目前各培养单位对于自费研究生的收费数额差距很大,低的一年三四千元,高的一年达到1.2万元。许多考生和在读研究生心中都有疑惑:每个培养单位确定收费标准的依据是什么?由谁来核定?为什么不同培养单位之间收费标准会有如此大的差异?
从理论上讲,名牌学校和热门专业的收费标准要高,而普通高校和冷门专业的收费标准应该低,这是符合市场规律的。但是实际上却不尽然。有些普通院校研究生每年收费近万元,而一些名牌学校3年收费才1万元。某高校外语系研究生小邹说,该校2000年计划外学生收费是每年缴纳7000元,可2001年却莫名其妙地涨到9000元。01级学生为此联名抗议让学校给涨价一个说法。可直到最后,学校也没有说明理由,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大家还是交了3年的培养费2.7万元。
“我们不是不赞成收费,而是希望收费能有个规范,有个透明的尺度。”小邹认为:“虽然考研队伍日趋庞大,收费也是必然,但是学校也不能随行就市,乱要价、乱提价。是按照专业培养的成本还是按照学校专业品牌来收费?至少要给一个根据,让学生交得明明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