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来自全国各地的80多名考生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举办的自主招生选拔考试。在这次考试中,他们第一次领略到了一种为时30分钟的心理测试。
据悉,这次考试考生需要参加能力测试和心理健康量表测试,两个考试分两张试卷先后进行。北师大教务处负责人说,这两个测试旨在考察学生的发展潜能和综合素质,至于文化科目的考查将由高考来把关。
校方希望:
通过心理测试选拔到能力强、潜力大、心理健全的学生
在高等教育选拔考试中进行心理测试,国内还非常少见。北师大心理学院院长、心理健康测试的命题负责人车宏生教授说,心理健康量表即心理测试主要考察学生对压力的承受能力,以及学生的焦虑、抑郁等倾向,还有他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等等。这些因素对学生未来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校方希望通过此项测试选拔到能力强、潜力大、心理健全的学生。
这样的心理测试能否准确地评判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发展潜能?车宏生回答说,不能说被淘汰的学生心理不健全,但是通过这样的测试确能有效地选出心理健全的学生,从而减少未来大学生中的自杀、抑郁症等心理问题。“我们这些测试都有严格的科学依据,是多年反复试验的成果。”他表示,明年这样的心理测试除了笔试外,还会有一个心理专家组进行的面试,直接考察考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考生反应:“这些题目很多是生活场景,无需思考,代表了自己的内心想法”
来自辽宁省大连市24中高三(7)班的沈成一同学是参加这次考试的考生之一。他说在作答心理测试的整个过程中“心情都是愉快和轻松的”,“这些题目很多是生活场景,无需思考,代表了自己的内心想法”。
据他回忆,考题考查到了人的行为习惯、交往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力等方面,题目有“关于和邻居相处”、“是否从朋友那里学习社交知识”、“当你工作疲劳时心情状况”等。
沈成一同学在回忆这个考试时声音依然欢快,他认为这种测试对自己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很有帮助,“高考要能考些这方面的知识就太好了”。
根据车宏生教授的说法,心理测试题型都是客观选择题,几个选项之间具有程度差别,考生不需做任何准备。他表示考题若干年内绝不能公开,因为一公开就可能使考生有明显的“应试倾向”。他强调,参加考试的学生通过回忆呈现的一些试题片段,与试题的真实度会有距离。
专家预计:
心理测试能向其他高校推广,我国10年内就会出现相关民间考试机构
车宏生教授希望这一考试能向其他高校推广。他说,很多学校没有心理测试并不是不想做,而是不具备条件。据他介绍,类似测试在欧美等国的教育考试中早已有之。目前,他正在将这个考试立项并做跟踪研究,适当时候将考虑向其他高校和考试单位推广。
车宏生预计,“类似美国ETS教育考试机构那样的民间组织肯定会在我国出现”,而且时间会在“十年之内”。
言谈中,车宏生教授对于这样的考试和相应的专门考试机构充满期待。他说,教育部自主招生本身也是一种实验,是对现成高考模式的一种新探索,“我们必须探索出一种有效的选拔方式”,“现行的高考在人口众多、教育分差较大的社会背景下仍是必要的,但不意味着不需要改变”。
车宏生预计,未来全国性高考逐渐会被各高校自主进行的选拔考试所取代。而这之前学生需要取得一些能力包括心理能力上的认可成绩,在这个基础上,各高校再选拔符合自己要求的学生。由此可能产生相关的民间考试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