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一名博士如果从进小学读书算起,国家总共要花费100多万元。博士阶段是学校教育的顶端,博士后理应成长为承担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任务的实用人才。我国博士后工作站制度的建立,也正是本着“为企业选拔培养年青拔尖人才,通过承担实际工作锻炼实干能力”的宗旨。
然而,好的初衷没有产生好的效果。一些高校设立众多博士后流动站是利用博士后理论功底好的特长,为学校写论文争分,抬高学校身价,却忘记了人才培养以服务社会为目的;一些政府主管部门为了出“政绩”,审批博士后工作站“多多益善”,却不注重提高服务质量;一些企业要博士后创造效益,却不愿意“风险投资”。有的博士后眼睛朝上,不做具体工作,受到企业冷遇。当博士后工作站制度在国内出现“水土不服”后,政府、企业、学校和博士后又回到了各自习惯的老路上。到头来,工作站越设越多,成功的没有几个。
当务之急是,政府、企业、高校要树立实事求是的人才培养观。政府主管部门有审批权,为什么不能进一步依托博士后工作站,以项目为纽带,让技术要素入股,建立一种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机制,促进校企结成伙伴关系,整合双方资源、优势互补。博士后不实用,企业不愿承担风险投资,对于以赢利为目的的企业来说本无可厚非。但只顾眼前利益的企业家一定不是一流的企业家。美国的风险投资成功率也不高,可一旦找准项目就能产生巨大的效益。博士后群体是高校的拔尖人才,像一片尚待开采的储量丰富的油田,企业的风险投资犹如在这块油田上打井,有远见的企业家能够在这块土地上得到回报。
对于高校来说,论文成果虽然重要,但理论过于超前、培养的人才“卖”不出去,也是一种落后,紧贴实际培养人才才能适应发展需求。博士后研究的课题重大,但到了企业也应该乐于从事实际工作,锻炼动手能力,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看来,要充分发挥博士后工作站的优越性,政府、企业、高校三方还需携起手来,克服实际困难,为博士后的成长铺好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