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强高校反腐倡廉建设
——加强高校反腐倡廉建设工作会议发言摘登
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开创廉洁教育工作新局面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 闵维方
我校自2006年年初作为教育部试点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工作以来,积极探索在大学生中开展廉洁教育的途径。主要做法是:
一、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学校由党委主管校领导牵头,专门成立了由纪委、学生工作部等七个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廉洁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院系作为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工作的基层单位,将廉洁教育纳入院系学生工作各环节。
二、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北大积极推进廉洁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把廉洁教育纳入基础课程,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以政治文明、廉洁教育为主题的课堂教育活动。
三、强化党团组织的引领功能
北大把廉洁教育贯穿于党团组织建设的全过程。学校把廉洁教育融入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中,并充分发掘学生社团廉洁教育的自我教育功能。
四、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文化
北大十余年来,持续在大学生中开展“文明生活、健康成才”主题教育活动,夯实了大学生反腐倡廉的思想基础。2006年以来,每年集中安排一个月,开展“廉洁修身、和谐发展”的宣传教育月活动。
五、抓住入学、毕业两个关键点集中开展廉洁教育
学校针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不同情况,开展了适应学生的廉洁教育。本科新生一入校,学校就召开家长见面会,努力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对研究生新生,学校开启研究生迎新讲坛,寓廉洁教育于学术生涯规划和人生问题解答之中。
多年来,学校以提升毕业生未来职业道德素养为重点,构建了富有北大特色的毕业生廉洁教育内容体系:一是引导广大毕业生到西部、基层等重点行业发展成才;二是引导毕业生向廉洁奉公、造福人民的前辈校友学习;三是着力培养毕业生克己奉公、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四是强化对廉洁自律有关文件的学习,打好政治拒腐、道德倡廉的“预防针”。
加强科研经费监管 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保障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 陈希
近年来,我校科研经费总量不断增长,针对这种情况,我校坚持将科研经费监管工作作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实行会计委派制改革,为加强科研经费管理提供体制保障
学校从2001年开始,花了5年的时间完成了全校的会计委派制改革,改变了实行40多年“两级管理,两级核算”的会计体制,将所有院系和后勤等单位的财务机构和人员实行集中管理、会计委派,所有单位银行账户归入学校集中管理。
二、不断完善和健全政策体系,为科研经费管理创造制度环境
我校制度建设注意围绕学校改革发展大局,着重提高制度建设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明确和落实了校内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过程中的责任。
三、严格遵守国家规定和预算批复,加强对科研经费使用过程管理
学校纵向科研经费严格按照批复的预算和国家政策执行,横向科研经费严格按照合同约定执行;学院和财务处密切配合,实现科研管理的全过程监督;加强经费支出与科研项目之间相关性的检查。2005年实现了全校实名制发放个人收入,对监督科研过程中人员经费的使用和去向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持续改进工作流程,为科研工作提供优质服务
学校有关部门及时向科研项目负责人和教师宣传政策、传达要求,对科研经费管理进行经常性教育和培训。学校财务部门成立专门科室,为教师提供咨询和辅导。
五、推动信息化建设,为科研管理提供即时、完整、准确的信息
学校特别注意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所有经费信息包括科研经费信息实现网上查询。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联网,审计部门可以在网上看到所有业务处理情况,对科研经费进行实时监督、在线审计。
除内部审计外,学校每年都接待20多次各方面的监督和检查,这些审计和检查都促进了学校科研经费管理。
严格执行学术规范 促进良好学风建设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 秦绍德
复旦大学历来重视学风建设,对于制止学术领域的不正之风,态度明确坚决,发现问题决不姑息。我们努力寻找一些办法,作了一些探索。
第一,端正学术风气,充分发挥“教授治学”的内在动力。
发挥广大教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的主体作用和积极性,是学风建设的前提和有效途径。2005年1月,我校总结经验,出台了《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及违规处理办法》。2005年4月,正式成立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三年半来,学术规范委员会正式受理学术举报案件17起,维护了我校良好的学术声誉。
第二,严格处理学术违规,把制度建设落在实处。
我校《学术规范及违规处理办法》做到了“三个明确”。一是规范条文明确。《办法》既从正面强调应遵守哪些基本学术规范,也从反面规定不得有哪些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二是调查处理程序明确。三是惩戒标准明确。这些规定与我校在本科生、研究生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制度和措施相互衔接呼应,初步构成了系统的学术管理保障体系。
2007年,校学术规范委员会接连收到3起学术违规举报,都与博士生导师和人才培养相关。学校决定通过校园网通告学术规范委员会的调查结论和处理建议,并召开全校博士生导师大会,使广大师生受到深刻教育。
第三,立足主动,高举“建设”大旗,加强学术规范教育。
近年来,我们着重抓了两方面的正面教育工作。一是从源头入手,抓研究生教育和新上岗的青年教师。我们把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作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强调研究生如有学术违规,导师难辞其咎。我们还在新教工教育中设立学风建设板块,在人事聘用合同中设立遵守学术规范的条款。二是坚持正面导向,积极宣传教师中的先进典型。近年来,学校掀起了师德师风大讨论。每年学校都组织全校学生评选“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深化校务公开 促进依法治校
■浙江大学校长 杨卫
近年来,浙江大学以深化校务公开为切入口,以公开促公正、求公平、保廉洁,进一步推进了科学决策与民主管理,促进了反腐倡廉建设,提高了依法治校水平。
一、加强领导,完善制度,把校务公开作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是组织保障。学校专门成立由学校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学校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校务公开领导小组和校务公开督察小组。
二是建章立制。学校先后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意见》等政策,实行校务信息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的工作制度。
三是考核督察。学校明确把校务公开作为岗位责任制考核内容之一。
二、围绕反腐倡廉建设重点领域,切实将校务公开工作落到实处
学校对涉及招生就业、评奖评优等领域的13个部门进行重点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一是采购实行“三分离二公开”程序。所谓“三分离”是指:采购工作的组织实施、决策和监督相分离,招投标的标前、评标、履约相分离,采购中心在采购招投标中各阶段的工作人员相互分离。所谓“二公开”是指:采购信息公开、采购过程公开。“三分离二公开”不但促进了反腐倡廉建设,两年来也为学校节约经费4000余万元。
二是审计实行“三函”“两制”方法。所谓“三函”是指审计咨询建议函、审计关注函和审计整改函;所谓“两制”是指审计跟踪制度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据统计,仅2007年学校就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136条,直接为学校节约资金3425.8万元。
三是对重大工程项目进行全程审计。
三、创新方法,延伸拓展,使校务公开不断适应反腐倡廉建设的新要求
一是充分发挥办公室自动化平台作用。学校实现了内部办公自动化、信息管理电子化。2008年7月,学校在办公网上专门设置校务公开专栏,为师生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二是建立听证制度。学校规定涉及师生重要利益的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涉及师生不利处分的决定,依职责或申请举行听证。
规范管理 认真履行校长党风廉政建设职责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 王树国
哈工大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如何保证学校的健康快速发展,是学校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把党风廉政建设放在学校改革发展的全局去认识和把握
几年来,学校在招生、考试、科研经费管理等工作中没有发生严重的违法违纪案件。学校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放在全校的整体工作中通盘考虑,做到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不放松。
二、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融入到规范管理之中
去年以来,我校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提出了“以精细化管理加强学校内涵建设”的工作思路,就是要通过精细化管理来保证权力的规范运行,学校着重抓了这样几项工作:
一是规范财务管理。2007年以来制定了64项管理制度,2008年对财务规范管理收支等工作一项一项抓落实,特别是抓了“小金库”自查自纠专项工作,53个处级单位分9项内容向学校作了财务报告,基层单位财务规范管理意识明显增强。
二是规范招生工作。认真实施“阳光工程”,学校每年对招生工作人员进行廉政培训;着重加强特长生招生和自主招生的程序规范化和流程科学化。今年针对社会尤为关注的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由监察部门全程监督,实现了复试零投诉。
三是规范基建工程项目管理。从2007年开始,学校要求监察、审计等部门组成专门的效能监察推进小组对新建游泳馆、教工住宅等14个项目全程跟踪问效,确保了项目投资的安全、效用和工程质量。
四是抓机关廉政建设。2008年以机关的作风建设为重点,把规范公车使用作为突破口,公车运行经费年度预算总额大幅减少。
三、全力支持纪检监察部门开展工作
学校十分关心和支持纪检部门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在队伍建设、工作条件上给予全力保证,并非常注意带头接受监督,2007年校纪委要求处以上干部报告个人使用车辆情况,全体班子成员都在第一时间作了报告;校长办公会经常听取监督部门专题汇报并提出指导意见和具体工作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