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国务委员马凯:推动我国MBA教育更好更快发展
2008-11-17    马凯

字体大小:

改革创新 突出特色

推动我国MBA教育更好更快发展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又恰逢世界MBA教育诞生10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时候,我们总结成绩与经验,分析形势与任务,共同探讨中国MBA教育之发展大计,具有重大而特别的意义。

  20世纪初,MBA教育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百年来已发展成为世界管理教育的主流模式。我国MBA教育的诞生、起步和发展同改革开放紧密相联。1989年,国家教委借鉴国外教育经验,组织专家研究提出开办MBA教育的论证报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991年批准试点,从此开始了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有益探索。17年来,我国MBA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斐然成绩。MBA培养院校从1991年的9所发展到现在的127所,遍布全国除西藏之外的30个省市区;每年招生从1991年的不足百人发展到现在的3万余人。截至2008年9月,全国累计招收MBA学生21.2万人,其中10万余人获得了MBA学位。MBA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培养现代化高层次管理人才的重要渠道,为提高我国企业管理水平和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第三届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工作成绩显著

  第三届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自2003年12月成立以来,以保证教育质量、提高办学水平为重点,勇于开拓,扎实工作,推动我国MBA教育走向新的水平。

  一是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五年来,MBA培养院校从62所发展到127所。MBA每年招生从19848人增加到30924人;EM鄄BA招生从2720人增加到5174人。院校增加一倍多,每年招生增加近一倍,五年的发展速度相当于过去13年的发展速度。

  二是教学能力显著提高。五年间,委员会共组织40余次MBA课程教学研讨和师资培训活动,参加教师超过3000人次。实施西部MBA师资开发及办学能力建设计划,建立院校间伙伴关系,帮助西部院校提高教学能力。五年来,我国MBA教育的教师素质和整体教育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三是教学管理更加规范。委员会先后修订和制订了MBA和EMBA培养过程基本要求、EMBA论文规范和MBA入学面试规范意见,制订了中国MBA项目教育质量认证体系方案,提出了EMBA教育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这些规范性措施,总结了过去的成功经验,适应了改进管理的需要,为我国MBA教育健康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四是教学模式有所创新。委员会开展中国MBA教育需求和发展战略研究,确立了MBA教育长期发展方针,并着力建立健全MBA教育体系。积极推动院校结合国情,探索管理案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新模式;开展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教育,发挥MBA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许多院校结合自身优势,勇于探索,不断形成和丰富了办学特色。

  五是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五年来,委员会以保证质量为核心,指导MBA院校不断改进办学思想、教学方法和师资教材,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稳步提高。MBA学生实践能力明显增强,受到用人单位欢迎。我国MBA教育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缩小,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率先通过美国商学院联合会等国际权威机构的质量认证。MBA教育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和企业家,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五年来,我国MBA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凝聚着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MBA院校教师员工的辛勤劳动和不懈努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情关注和大力支持。在座的各位委员,是我国MBA教育发展的见证人和亲历者,更是积极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你们为中国MBA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在这里,请允许我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二、MBA教育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我国MBA教育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外贸易迈上新台阶,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城乡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同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和严峻挑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还很突出;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这些都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我国教育包括MBA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正如十七大报告指出的,我国正处在改革和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们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需要一大批掌握经济规律、精通市场规划、熟悉企业实情、恪守职业道德的经济管理人才。MBA教育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措施,肩负着为中国21世纪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的历史重任。我们要从国家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和把握MBA教育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从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角度谋划MBA教育的发展。

  第一,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来看,MBA教育必须加强可持续发展理念教育。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我们要把科学发展观渗透到MBA教育的各个环节,使MBA学生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懂得经济发展要兼顾自然生态和社会发展;懂得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以及经济效率与社会公正之间要合理平稳;懂得可持续发展能力来源于持续创新能力,依赖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懂得必须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必须增强社会责任感,否则就会受到自然或市场的惩罚。最近发生的“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直接原因就是一些不法分子和企业见利忘义,漠视社会责任,置人民生命安全于不顾,违法制售有害奶制品所致,对婴幼儿的生命健康造成很大危害,给我国奶业以至整个食品行业声誉带来了极坏影响。因此,必须将社会责任教育与专业知识培养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切实加强对MBA学生的企业公民意识、商业道德和环保意识的教育。

  第二,从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来看,MBA教育必须加强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培养。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当前,美国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全球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国际经济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我们要坚定信心,冷静观察,多管齐下,有效应对,最重要的是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办好。对于企业而言,只有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主动应对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趋利避害,才能在竞争中发展、在合作中壮大、在开放中前进。进一步提升我国企业乃至国家的竞争力,需要做大做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著名品牌的跨国企业与企业集团,需要涌现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眼光的企业家。因此,我们的MBA教育必须着力培养大批具有先进管理理念,掌握世界技术发展最新动态,通晓国际经济运行规则的经营管理人才。

  第三,从建设创新型国家来看,MBA教育必须加强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教育。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业是经济和社会系统活力的源泉。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我国到2020年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经济整体素质,都对我国企业的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与管理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要在MBA教育中,加强创新意识与创业精神的培养,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善于创新、勇于开拓、敢于拼搏的创新型管理人才。

  第四,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看,MBA教育必须立足国情、形成特色。MBA教育是一种国际通行的管理教育模式。我们要密切关注世界MBA教育的发展动向,学习国际上先进的MBA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同时也要认识到,管理和管理教育是与一国或一个地区的制度、文化密切相关的。我们要在汲取世界管理教育先进思想的基础上,植根中国,深入研究中国的文化传统与制度环境,研究中国的经济现实与管理实践。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造了一个世界经济奇迹,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也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重大贡献。我相信,我们的MBA教育坚持立足国情,紧密联系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就一定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MBA教育发展道路,也为世界管理教育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面对世界大势和国家发展对MBA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我国MBA教育仍面临诸多的问题与挑战。如,授课教师理论与实际联系不够,讨论、案例和实践等教学环节薄弱,以学术为导向的评价导向过重,国内编写的优秀案例较少,质量评价标准不够明确等等。这些问题都制约着我国MBA教育的发展,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在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三、发展MBA教育要抓好的主要工作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实践、大胆创新,把我国的MBA教育搞得更好。未来四年,我国MBA教育的发展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确保质量为核心,以突出特色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水平为方向,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力构建中国特色的MBA教育制度,努力推动我国MBA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可以说,保质量、讲特色、上水平,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久之计。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着重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抓改革,推进教育教学创新。要鼓励MBA院校积极探索,不断完善培养方案,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加强实践课程,加大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和现场教学比重,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鼓励整合课程和整合型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加强环境意识、社会责任和人文素养教育,要加快课程教学国际化步伐,增强学生国际交往能力,提高学生商业道德素养。

  二要抓质量,健全质量保证与持续改进体系。这项工作至关重要。欧美国家MBA教育长期发展的经验证明,一套科学合理的质量保证机制,是MBA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保证。因此,建立符合MBA教育规律、具有国际可比性的中国MBA教育质量保证与持续改进体系,是增强我国MBA教育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的迫切需要。要完善评价标准,健全评估机制,形成以评估、认证为主导手段的质量保障与持续改进体系,为我国培养更多更好的MBA人才作出积极贡献。

  三要抓特色,推动中国企业案例建设。特色是我国MBA教育发展的灵魂。我们的MBA教育要结合我国制度环境和文化传统,深入研究中国企业管理实际问题,凝练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用于教育实践,形成中国特色的MBA教育模式。当前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中国企业管理实践的教学案例不能满足教学需要,要下大力气解决好。要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鼓励教师联系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联系企业管理实际,联系本民族和本地区实际,积极开发中国企业管理案例。要进一步推动中国企业管理案例共享中心建设工作,探索符合国情的商学院案例资源开发与利用新模式。

  四要抓师资,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MBA教育。当前要通过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制订MBA师资标准、加强师资培训、鼓励教师参与企业的研究和咨询活动、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强调的是,科学合理的教师教学水平评价机制,是引导和激励教师重视MBA教学质量的关键。委员会要积极组织指导各院校大胆探索,努力形成有利于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有利于进一步形成教师发展良好环境的教师教学评价机制。

  五要抓统筹,加快中西部MBA院校发展。要适应国家实施西部开发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的需要,积极支持中西部MBA院校的发展,注重对中西部企业管理人才的培养,为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目前30个省份都有MBA院校,布局和结构基本合理,关键要提高中西部院校办学水平,保证MBA培养质量。委员会要继续鼓励MBA院校发扬互帮互学传统,组织东部发达地区院校和开展MBA教育较早的院校,多种形式支持和帮助中西部MBA院校,提高MBA教育的整体水平。

  六要抓服务,加强就业指导。全方位地加强对学生的服务,不仅是创造良好育人环境、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也是增强MBA院校竞争力的需要。当前,我国MBA教育规模不断扩大,解决好就业问题关系我国MBA教育的健康发展。要切实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就业服务作为MBA教育的重要工作来抓,有条件的院校应成立专门的就业服务机构。要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立与行业协会、企业人才资源管理部门的广泛联系,千方百计拓宽就业途径。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是事业发展最宝贵的财富。希望我们委员会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继续发扬乐于奉献、勇于开拓、团结协作、不断创新的好传统,共同开创我国MBA教育事业的新局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此文为国务委员马凯11月12日在第四届全国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会议上的讲话

        (来源:中国教育报)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数据背后:持续火热后,中国MBA教育怎么了
· MBA教育如何“赶上趟”?
· MBA教育后浪推前浪 前浪“死”在网络上
· MBA功夫在课外 工作生活需贯通
· 中国MBA教育20年培养33万人 与国际仍有差距
· 清华MBA教育20年 强调向"体验式学习"转变
· 最具影响力MBA排行公布 清华北大中山名列前三
· 马凯:掀起青年创业创新热潮
· 马凯强调:努力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行政学院
· 中央邀请创新创业创优优秀人才代表到北戴河休假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