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武大教授:买卖论文现象普遍 已是亿元“产业”
2009-12-17  新华网  

字体大小:

  “2007年我国买卖论文‘产业’规模约为1.8亿元-5.4亿元,论文购买者遍布高校、研究单位等,搜索引擎是到达买卖论文网站的主要途径,论文主要发表于非法学术期刊上。”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教授沈阳昨日透露,蔓延整个学术界的买卖论文现象,已经成为信息科学领域值得深入研究的重大现实课题。有鉴于此,他和该校另一位教授和一位博士生,通过对买卖论文现象的长期充分调查,实证分析出论文买卖的动力机理、传播渠道和盈利规模。

  沈阳介绍,使用搜索引擎软件工具,可获得Google和百度“代写论文”、“论文”、“论文发表”和“买论文”搜索词的前面323个返回网站。统计发现,所有发表的论文有极大的相关性,实质都是非法学术期刊产业链的组稿源头,这些论文绝大部分发表在非法学术期刊上。

  “论文买卖”数亿元

  根据电子商务淘宝网论文交易销售额前20名商铺的数据,可计算平均每次论文交易花费649元。

  沈阳称,他与多个买卖论文网站的销售人员进行过聊天,证实网站“浏览购买比”一般为2%—6%。通过公式“平均交易费用×每天浏览买卖论文网站的人数×浏览购买比×365(天)”,计算可知互联网网站论文交易2007年度销售额为1.8亿元—5.4亿元。

  如果加上电子商务网站销售、即时通讯销售、校园广告销售代写论文以及代发论文收入,该“产业”年交易额还是相对保守数据,具体数值难以估计。

  论文生意“一条龙”

  沈阳称,他们研究还发现论文交易网站具有一些共同特点:如论文选题涉及范围广,文、艺、理、工、商、法、医无所不包;经营业务流程完整,包含论文写作、论文发表、论文翻译、论文检索,允许组织加盟,在全国各大城市设办事处,便于沟通客户,分享利润;在所属行业或群体设联络员,引荐推广,收取加盟费用,形成“传销网络”。2008年,这些买卖论文网站均进行了搜索引擎推广。

  “药方”是釜底抽薪

  沈阳称,为遏制当前买卖论文的严峻形势,应避免论文成为评职称的唯一指标,取消不以研究为指向的本科生、专科生毕业论文答辩;构建完善的基于第三方机构的互联网期刊管理模式;推进反剽窃系统研发和应用;提高各类期刊社鉴别真伪能力;搜索引擎和网站切实负起社会责任;阻击买卖论文广告。(记者万建辉)

  相关评论:

  论文“生意”不正当

  论文选题无所不包,经营业务流程完整,买家遍布高校、研究单位,2007年我国买卖论文“产业”规模约为1.8亿元—5.4亿元。专家的调查让我们看到买卖论文生意兴隆,更看到学术论文沦为商品的现象日益严重,令人担忧。

  购买别人包办的论文用来作为自己的学术成果,这种不诚信行为严重违背了基本学术品格,当为人所不齿;而买卖论文的经营者明显属于不正当获利,也违背了基本商业伦理,为学术不端行为推波助澜,共同污染了学术环境。

  面对庞大的论文买卖产业,我们更应反思为何有这么巨大的“市场需求”?大学生毕业要论文答辩,教授、医生、记者等各行各业职工评职称要提交论文,而且是“非此不可”。这种机械的学术能力和职业能力考评,无疑是催生买卖论文“产业”的原因之一。不改革“论文至上”的能力考评机制,论文买卖难以杜绝。

  重建良好的学术环境,已经摆在我们面前。我们提倡自我清洁、端正学术品格、拒绝不良风气侵染,但更重要的是提供宽松、自主的学术空间,解除不必要的羁绊,同时改革社会评价机制,这样应该有利于净化学术环境。(评论员李建华)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买卖论文如“超市购物” 分工明确产业链清晰
· 向学术造假说不: 维护科研诚信、打击学术不端在行动
· 论文买卖已形成完整产业链 被指如超市购物
· 买卖论文成校园"潜规则"?揭秘论文代写产业链
· 论文买卖“产业化” 2009年全国销售额近10亿
· 为学术不端拉响警报
· 数字化时代的学术不端会让个体学术征信破产
· 建议进一步加强科研道德建设 抵制学术不端
· 零容忍!中科院对七类学术论著署名行为说“不”
· 211家学会联名发布公约抵制学术不端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