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春季新学期伊始,中国农业大学推出“本科生转专业不设门槛”的教学改革措施,引起社会各界关注。校长柯炳生近日就如何理解“取消所有转专业的门槛”作了相关解释。
柯炳生认为,设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其所爱、学其所长,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首要基础,也是大学教育以人为本的首要体现。取消所有转专业的门槛,就是所有的学生都有申请转专业的资格,具体为:一是对学生的成绩不设限制;二是对申请转入的专业不设限制,既允许学生在学院内部转专业,也允许各个学院之间转专业,同时各个学院不得对转出的学生设置限制;三是在年级上没有限制,一年级新生和二年级学生都允许转专业。
柯炳生说,取消所有转专业的门槛不等于所有学生的转专业要求都能得到满足。这有三种情况:一是有些热门专业的容纳能力有限,报名转入的学生数量远远超过可以接纳的数量,这样,学院或专业就需要对申请者进行面试选拔,只能从申请者中选出一部分。二是根据国家招生的有关政策(例如指定专业的定向培养政策等),不允许有关学生转专业。三是学生本身条件确实不适合转到新专业,包括对新专业了解很少或身体条件不适合。
中国农业大学实行自由转专业的情况表明:一是绝大部分因为兴趣原因而申请转专业的学生,基本上都满足了愿望;二是转专业成功的学生中,绝大部分是在跨度比较大的专业间进行了转换。尤其是那些因为兴趣不足而学习成绩比较低甚至“挂科”的学生,新的转专业政策使得他们的愿望得以实现。
对于“自由转专业会不会对一些专业尤其是一些冷门专业造成冲击”的问题,柯炳生表示,坦率地说,这是决定实行自由转专业政策时的最大顾虑。自由的转专业政策,是要依赖各个学院的积极态度的。如果各个学院态度消极,这件事是无法推动的。主要的担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业属于“热门”的学院,担心的是申请人太多,接纳不了;二是专业属于“冷门”的学院,担心的是大量学生流失。由于学校事先进行了多方面的准备工作,各学院对推进本科教育改革达成共识,对学校的自由转专业政策给予了充分的支持,特别是学校教务部门在技术层面的工作做得认真细致周密,因此,整个转专业政策执行得相当顺利,实际的困难远远小于预期。
柯炳生说,转专业政策的结果,从长远看,客观上起到了有利的影响。对于优势学科来说,促使专业和学院更加重视本科教学,尤其是要下大力气做好新生的专业教育,让学术骨干人员给新生上课,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和增强学生的专业兴趣,把学生留住。那些非优势学科则要借机顺势进行调整,减少招生甚至停止招生,更好地凝聚学校的学科建设方向。(李江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