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许多多围绕着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成长起来的人,包括许多在电影节获得了鼓励的年轻导演,他们都对电影节充满了感激之情。在北京大学生电影节18年的坚持中,很多人为此付出了心血。一届又一届的学生用最节俭的方式把电影节办成一个华语电影的重要电影节,为电影人才的培养、电影文化生态的良好发展甚至社会文化的良好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这种对文化梦想的坚持值得我们献上敬意。
记者 张树伟
1993年5月16日的《中国教育报》上,有一篇现为清华大学教授尹鸿写的文章《注入青春活力——首届大学生电影节展评活动综述》,这是当时还任北师大青年教师的尹鸿为“营多杯”首届大学生电影节写的宣传文章,他在文章中描述了当时中国电影面临的困境和首届大学生电影节的文化价值:“正当中国电影猝不及防地面临一场无法回避的市场变革时,首届大学生电影节的举办引起了电影界、舆论界的瞩目。这届电影节,不仅为朝气勃发的青年学生们提供了一次积极参与当代电影文化建设的机会,也为举步维艰的电影界打开了一扇了解当代青年和当代大学生心态、期望的窗口。”
尹鸿用“举步维艰”形容了当年电影界的境况,当时的电影节会场上,挂满了方便面的海报,据说还是尹鸿和周星两位老师骑着破旧的自行车,穿越大半个北京城,从当时生产“营多”方便面的台资企业找来了启动的资金。很多年后,在大学生电影节的资料中,不知名的作者写下了这样学生式的抒情之句,“那是一个触觉味蕾的春天”。
转向
被电影改变的人生
1993年,北师大的影视学科刚刚起步,放在北师大艺术系。当时,学科建设是最重要的事情,电影节的诞生在1993年初春的晚上,北师大艺术系教师尹鸿、周星、李稚田在讨论学科问题,尹鸿老师提出,我们为什么不创办一个属于大学生的电影节?
就这样,电影节从起步开始就和北师大的电影学教育结合在一起了。在两者的成长中,颇有点互相扶持的意思。现在任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国产影片竞赛单元评委会主席的王宜文教授,当时还在跟随黄会林教授读研究生,作为研究生的领头人参与到第一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具体实施中去了,电影节给他们打开了一扇很精彩的大门。王宜文教授一篇回忆当时电影节的文章叫《见证一个奇迹的发生》,他确信自己见证了奇迹的发生,并经历了电影节成长与壮大的全过程。从一开始,电影节就确立了纯净的文化评价价值。“青春激情、学术品位、文化意识”奠定了大学生电影节的基调。王宜文说,即使今天,这种纯净浪漫的信念依然根植于每一个参与大学生电影节的学子心中。每年都会有一批年轻人投考北师大影视学科,其中就有许多知道电影节、渴望参与电影节的学生。
确实如此,对那些就读北师大影视学科的学生来说,大学生电影节给予他们成长的更多可能。在现在的电影界,尤其是营销相关环节,到处可以见到通过大学生电影节成长起来的学生,万达院线企划部总经理陈宏伟就是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2003级的学生,当年他上研究生时,就参与了第11届和第12届大学生电影节,并曾担任第12届大学生电影节的外联部部长。对于电影节给他的锻炼,他认为对自己的视野乃至职业选择都有很大影响,甚至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他的人生选择。他说:“大学生电影节对我是个启蒙,让我从校园探出头,接触整个电影行业,对从制作、发行到营销、放映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这让他真正从课堂的学习中提升出来,触摸到了真实的电影界。第18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秘书长樊启鹏介绍说:有个值得骄傲的现象是,各个电影公司和我们电影节来联系的人员,一大部分都是电影节出去的人才,他们活跃在宣传发行这些领域,比如,华谊兄弟的电影宣传总监朱墨等,还有陈可辛的工作室、姜文的工作室里都有电影节培养的人才。在大学生主办的大学生电影节上,大学生锻炼的空间非常大,我们培养了一支高效、务实的队伍,他们在电影的宣传、发行方面获得业界的认可。成为培养学生很好的一种方式,突破了纯理论的课堂模式。通过电影节这个平台,学生已置身于庞大的电影产业中。
然而,这个从北师大艺术系起步的电影节,影响的不仅仅是本学院的老师和学生。从一开始,电影节就以自己的品味吸引了很多人,并影响了他们的成长。1994年,第二届大学生电影节开幕后,当时已经获得外语系保研资格的路春燕在北影洗印厂看参赛影片,就是这次观影的经历改变了她的方向。她找到了当时的艺术系主任黄会林教授,表达了自己想考电影专业研究生的愿望。随后路春燕成为影视专业的研究生,并连续参与了很多届大学生电影节。现在的路春燕已经是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有十多年教龄的老师了,1994年的那个春天让她的人生有了“艺术性”的转变。在1994年,还有一个人也成了去北京电影洗印厂看电影的常客,他就是现在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的李道新教授,他是这样回忆评价当时的电影节的,他说,如果没有大学生电影节,我不知道在哪里还能够看到这些相当优秀但缺乏票房的国产影片。到现在,我还能清楚地记起当时的心情,那是一种面向银幕的致命的关怀和悲壮的朝圣。在他的学术生涯中,大学生电影节仍然和他有分割不开的联系,他是大学生电影节的专家评委,用自己的眼光去给电影节增加文化的含量。
还有许许多多围绕着电影节成长起来的人,包括许多在电影节获得了鼓励的年轻导演,他们都对电影节充满了感激之情。在北京大学生电影节18年的坚持中,很多人为此付出了心血。一届又一届的学生用最节俭的方式把电影节办成一个华语电影的重要电影节,这种坚持值得我们献上敬意。
|